什么的公信力
公信力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权力面对时间差序、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它既是一种社会系统信任,同时也是公共权威的真实表达,属于政治伦理范畴。具体来说,公信力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公信力:
指国家机关或公共服务部门在处理社会公共关系事务中所具备的为社会公众所认同和信任的影响能力。它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组织体系、社会政策实施以及其他社会性活动的普遍认同感、信任度和满意程度。
媒体公信力:
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它是媒体自身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也是媒体赢得受众信赖的能力。
政府公信力:
指政府因对法定权力和职责的履行而获得社会民众的信任。它是政府在自身能力限度内的实际践约状态而取得公众的信任。政府公信力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企业公信力:
来自于制度的公信力和领导的公信力。制度的公信力是指企业制定的制度能够获得员工的信任,而领导的公信力则是指企业领导者的行为能够获得员工的信任。
公益组织公信力:
直接影响到公益组织的公共募款能力,对基金会尤其是公募基金会更为重要。
公信力是一个组织或机构在社会中建立和维护信任的能力,它通过其行为、政策和成果来赢得公众的信任和尊重。高公信力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权威性、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从研发生产到销售 人形机器人产业全方位加速
人形机器人能在运动赛场上加速奔跑,背后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的飞速发展。过去一年间,我国人形机器人从研发制造、到销售出货,各个环节都跑出了“加速度”。刚刚结束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共有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带着新品参展,仅仅一年参展企业数量就接近翻倍。现场最直观的变化,是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变得更强、
-
国家数据局:我国网民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新黄河客户端北京8月14日电(记者李运恒) 8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在会上介绍,当前,我国网民数量达到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9.7%;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
-
专访德勤孙晓臻:抢占“AI+健康”制高点,寻找差异化生死时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今年以来,AI在医疗和制药领域的热度一直不减。7月26至28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在上海多场馆同步启幕。本次大会主题为“智能时代同球共济”,设会议、展览等5大板块,聚焦AI基础设施、科学智能等10大领域。据了解,本次大会有800余家企业参展,3000余项
-
黄仁勋:中国市场和技术整合能力为全球企业提供关键支持
【黄仁勋:中国市场和技术整合能力为全球企业提供关键支持】财联社7月15日电,眼下,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正在北京访问,这也是他今年以来第三次来到中国。今天上午,黄仁勋到中国贸促会拜会了会长任鸿斌。他在会谈中表示,人工智能等技术将进一步为供应链服务,促进供应链稳定畅通
-
菏泽市定陶区:锻造“硬核”干部队伍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启动“大众党建案例库”征集展示活动(投稿邮箱dzrb1939@qq.com),面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征集优秀党建案例。以下为本期入选案例。锻造现代化“铁军”,定陶有路径。紧扣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菏泽市定陶区委组织部创新打出“精准培训+实战练兵+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