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社保能报销多少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9 02:36:40    

南京的社保报销比例和限额根据不同的医疗服务和费用类型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的报销政策:

1. 门诊报销

社区医疗机构

在职职工:报销比例为50%。

70岁以下退休职工:报销比例为55%。

70岁及以上退休职工:报销比例为60%。

建国前老工人:报销比例为100%。

非社区医疗机构

在职职工:报销比例为40%。

70岁以下退休职工:报销比例为45%。

70岁及以上退休职工:报销比例为50%。

建国前老工人:报销比例为95%。

门诊统筹

普通门诊:200元以内由个人承担,200-900元之间的费用,社区医院报销60%,其他医院报销50%。

门诊大病:2万元以上至4万元部分报销50%,4万元以上至6万元部分报销55%,6万元以上至8万元部分报销60%,8万元以上至10万元部分报销65%,10万元以上部分报销70%。

2. 住院报销

一级医疗机构

在职职工:起付标准为300元,报销比例为97%。

退休职工:起付标准为300元,报销比例为98%。

二级医疗机构

在职职工:起付标准为500元,报销比例为95%。

退休职工:起付标准为500元,报销比例为97%。

三级医疗机构

在职职工:起付标准为500元,报销比例为95%。

退休职工:起付标准为500元,报销比例为97%。

3. 大病保险

职工医保:2万元以上至4万元部分报销60%,4万元以上至6万元部分报销65%,6万元以上至8万元部分报销70%,8万元以上至10万元部分报销75%,10万元以上部分报销80%。

居民医保:2万元以上至4万元部分报销50%,4万元以上至6万元部分报销55%,6万元以上至8万元部分报销60%,8万元以上至10万元部分报销65%,10万元以上部分报销70%。

4. 报销限额

职工医保:一个自然年度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60万元。

居民医保:根据缴费年限不同,报销封顶线为29万元—36万元不等。

5. 其他注意事项

门诊自费报销限额:南京市医保门诊自费报销限额为2000元/年。

血友病报销限额:根据病情分型,基金支付限额分别为1万、5万和10万,限额内基金支付比例为80%。

结论

南京的社保报销比例和限额较为复杂,具体报销金额需要根据个人的医疗费用、选择的医疗机构等因素综合计算。建议在实际使用中,咨询当地医保部门或医院财务部门,以获取最准确的报销信息。

相关文章
  1. 五重福利焕新来袭!珠实地产五一更“惠”一点

    实力国企珠实地产近日新品频出,让买家选择丰富一点、安心一点,“五一”档期内,珠实地产则推出更“惠”一点焕新购房节活动。据了解,面对“五一”假期,该公司将推出五重更“惠”置业福利:一是“惠”开心,成交者将可获赠最高30万元的车位券;二是“惠”焕新,参与以旧换新的买家可享受房价直减至高10万元优惠,限时

    0 2025-04-30 10:35:00

  2. 第三批中奖名单公布!外交部发言人推介的望仙谷等你来解锁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李孟玲报道:“去过一次望仙谷,确实是仙侠世界!!!”“江西好风景,值得去游玩”“望仙谷真心不错,值得去打卡”……“万元民宿抽奖,玩转江西,我宠你”活动每篇稿件的评论区都有网友的呼声都很高,评论区满是对江西美景的赞美,一条条留言承载着大家对江西之旅的憧憬。 而这份吸引力,在上

    0 2025-04-28 20:49:00

  3. 看电影、旅游都可以领补贴了,你领了吗?

    近期,各部委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惠民生的补贴政策,涉及文化旅游、电影消费、技能提升、农业、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一起来看→景区、酒店、剧场等推出优惠促销!惠民补贴超10亿元文化和旅游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活动相关情况,提到从4月21日至5月31日,引导旅游景区、旅行

    0 2025-04-27 18:11:00

  4. 格灵深瞳财报“寒潮”持续:高管变阵能否破局?

    当"科创板AI第一股"的光环遭遇业绩"双降"的残酷现实,格灵深瞳正面临自成立以来最严峻的生存考验。 4月25日晚,格灵深瞳交出了一份“冰封”的财报答卷:2024年全年,公司营收1.17亿元,同比骤降55.30%,归母净利润亏损2.12亿元,同比扩大134.24%。而2025年一季度营收再跌75%的"

    0 2025-04-27 18:05:00

  5.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真金白银”惠企利民 财政打出“组合拳”——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九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 题:“真金白银”惠企利民 财政打出“组合拳”——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九新华社记者申铖、李雄鹰、向定杰财政政策相机抉择、因势而动,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落实好去年出台的一批财政政策的基础上,今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国债、地

    0 2025-04-26 15: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