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温暖谢幕:他们为居家患者铺就安宁之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1:35:00    

生命的最后一程,该如何走得温暖而有尊严?在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红山社卫中心”),医护团队经过十余年实践,组建了以家庭病床为支撑的居家整合安宁疗护服务团队,用专业与爱构建“红山模式”。去年,该中心陪伴12名患者在家中走完最后一程。

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中心

居家安宁疗护:让患者“回家”

2012年,红山社卫中心受当时发展现状影响,正式成立了安宁舒缓疗护病房,成为广州市较早开展安宁疗护的基层医疗机构之一。“我们作为基层医院能给患者带来什么?”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主任罗岚在当年已是护士长,“社区一定是居家养老和安宁疗护的主战场,于是中心一直在摸索‘家庭病床’与‘安宁疗护’服务路径。”

红山社卫中心在开展公益创投项目的过程中发现,不少临终老人更希望在子女的陪伴下,在家中安静地等待死亡的降临。

2018年,红山社卫中心迎来重要转折点,借助广州市民生工程的契机,申请了首批试点护理站,以此为基础组建了独立的居家安宁疗护团队,将服务从机构延伸至家庭。然而,初期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如何让专业服务走进患者家中成为居家安宁疗护的难点。

中心的心愿墙

“起初,老百姓对上门服务充满疑虑,看到我们来就关门。”罗岚介绍,为此,团队从细节入手,设计了独特的工作服——摒弃传统的“冰冷白大褂”,改用紫红色调,传递温暖与希望。同时,团队通过社区宣传、人才队伍培训、与社工合作等方式,逐步打开局面。

近年来,红山社卫中心的安宁疗护团队探访了辖区2000多户家庭,平均每户每周上门3次。2024年,红山社卫中心开设了200余张居家安宁疗护床位,陪伴12位患者在家中走完生命最后一程。在中心的34张床位里,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8天,平均收费为680元/天。

中心的谈心室

“幽谷伴行者”:专业与温情并重

社区里有一位73岁的老太太,中心团队已服务她近六年。老人经历多次气管切开,长期卧床。团队不仅上门为她更换套管、处理压疮,还帮助家属申请长护险、残疾人康复项目,传授家人谈论死亡的方式、如何召开家庭会议以及进行医疗决策等。

“护理团队就像天使一样存在于他们家,给予的不仅是护理,更是陪伴和希望。”罗岚介绍,居家安宁疗护不仅仅是医疗护理,更是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全方位支持。红山社卫中心的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和社工,他们不仅提供胃管更换、伤口护理等医疗服务,还注重心理抚慰和社会支持。

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主任罗岚 受访者供图

罗岚作为广州市安宁疗护服务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深感改变公众对安宁疗护的认知的重要性。“安宁疗护提供的是生命末期居家6个月的照顾过程。我们不讲‘死亡教育’,而是从‘生命教育’入手,帮助大家理解衰老与自然规律。”

“四元联动”:建立社区整合照顾闭环

步入中心的安宁疗护病区,独立的服务区、管理区和生活辅助区设置温馨,谈心室内放置了沙盘、书籍等物品。

中心在接收周边医院转接的临终病人后,会从“摄入”“体能生活”“年龄”“呼吸”“神志”“血压”“脉搏”“营养状态”“脏器状况”等方面为患者开展生存期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初步判断病人的生存期,并召集家属召开家庭会议,让家属们做好心理准备。

中心走廊的墙上贴着主题海报

去年,团队牵头制定了广州市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标准和参与医养结合安宁疗护服务标准制定,填补了行业空白。如今,红山社卫中心的“居家+机构”安宁疗护模式已走在广州市的前列。罗岚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政策支持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让这一模式惠及更多家庭。

记者了解到,红山社卫中心安宁疗护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整合街道居委、三级医院等多方资源,通过提供症状控制、舒适照护、人文关怀三方面的安宁疗护服务,建立三甲医院—社区—养老—居家“四元联动”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建立起社区整合照顾的大闭环。

“生命的最后一程,应该充满尊严与温暖。”罗岚说,“我们愿做患者和家属的‘幽谷伴行者’,陪伴他们穿过迷雾,走向安宁。”

文、图|记者 朱嘉乐 陈辉 张华

相关文章
  1. 医分钟百科|患者缺氧,输氧流量越大越好吗?

    患者输氧时,氧流量并不是越大越好。不同病情对氧流量的含量是有要求的,一般低流量吸氧(1至2L/分钟),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这类患者呼吸中枢靠低氧来刺激维持呼吸,如果氧流量过大,会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变浅慢,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引起更加严重的呼吸问题。而一般病情较轻、单纯

    0 2025-04-30 12:45:00

  2. 东湖评论:无声救援,彰显人性光辉

    近日,一则新闻《接到求救电话却无人应答,她的操作全网点赞!》刷屏网络,说的是广州120调度员梁雯婷接到的一通无声求救电话,最终通过智慧与科技顺利联系上听障患者,第一时间把患者送往医院就医的感人故事。网友纷纷留言点赞:“感动流泪了,这就是科技发展的意义,向在120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简直就是现实版的《

    0 2025-04-30 11:15:00

  3. 朋友圈九宫格带火贵阳旅拍市场

    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为了在朋友圈秀出满意的照片,愿意在景点停留更长的时间。他们不仅需要住宿、餐饮,还会聘请专业摄影师,租赁民族服装,甚至购买当地的手工艺品作为拍摄道具。因此,也催生了一个新兴群体——旅拍师。“12点关灯是甲秀楼的极限,不是我们的极限,我们是24小时营业。”晚上11点半,甲秀印象摄影写

    0 2025-04-30 10:20:00

  4. 越来越多人突然猝死,医生忠告:猝死之前,身体会发出3个信号

    凌晨三点的写字楼依然灯火通明,工位前敲键盘的年轻人不会想到,自己透支的不仅是精力,还有生命的倒计时。猝死这个曾被贴上 "老年病" 标签的健康杀手,正悄悄将触角伸向年轻群体。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心血管内科的王宁医生见过太多令人痛心的病例:30 多岁的职场精英倒在加班途中,20 出头的大学生熬夜后再也没能醒

    0 2025-04-29 08:20:00

  5. 新华全媒+|探访西藏那曲海拔4500米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 4月25日,那曲市色尼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为老人理发。 在西藏那曲市色尼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0岁以上的老人不分户籍、不分民族,每天只需缴纳20元的餐费,就可以享受午餐、晚餐,以及棋牌、舞蹈、理疗、健身等14项暖心服务。 2020年12月22日,那曲市色尼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式开

    0 2025-04-26 16: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