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大灌区继续“长大”,都江堰供水将首入川南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川观新闻记者 邵明亮
4月3日,都江堰灌区2025年用水管理工作暨春灌启动会在都江堰市召开,标志着全国第一大灌区今年春灌工作全面启动。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都江堰灌区计划用水面积达到1164.7万亩,将确保605万亩水稻满栽满插。今年都江堰供水将首进川南经济区,这是为何?

都江堰灌区一隅。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供图
灌面持续扩大
计划向资中县供水1044万立方米
翻阅今年都江堰灌区计划需水量统计表、计划用水面积统计表,一个最显著的变化跃然眼前——相比往年,今年都江堰灌区用水区域新增一列,即内江市。
“今年我们供水区域将新增内江市资中县,计划全年向资中县供水1044万立方米。”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都江堰供水将首次进入川南经济区。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都江堰灌区的灌面近年来一直在持续增长,从灌区一体化管理改革(2021年)之前的1090.6万亩增加到2024年的1154.8万亩。今年增加资中县供水区域后,灌区灌面将达到1164.7万亩,继续稳坐全国第一大灌区交椅。
如今,都江堰灌区范围已从之前的7市40县(市、区)增长到覆盖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眉山、资阳、内江等8市41县(市、区),涉及成都平原经济区的大部分区域和川南经济区的部分区域。
都江堰的水能输往川南,得益于都江堰龙泉山灌区简资干渠三黄支渠的建设。三黄支渠在简资干渠右岸取水,经资阳市雁江区迎接镇,内江市资中县发轮镇、龙结镇至球溪镇东风水库囤蓄,渠道总长29.815公里,总投资约4.3亿元。2023年底,三黄支渠渠系配套工程被纳入国债水利项目推动实施;2024年底,项目建成并具备通水条件,预计最快将于今年4月可向资中县启动供水。

三黄支渠建设现场(资料图)。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供图
川南是四川老旱区之一,特别是近年来旱情多发。今年2月,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川南迎来金沙江水,告别了无大型骨干水网工程历史,极大解决了区域内工程性缺水问题。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今年实现向川南经济区供水,将为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水利厅运行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
春灌全面启动
计划实现605万亩水稻满栽满插
大春生产特别是水稻栽插,是都江堰灌区全年粮食生产的重头戏。“都江堰灌区已连续3年实现平坝灌区与丘陵灌区同步育秧栽秧,较常年提前7至10天完成春灌任务。”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主任朱泽华介绍,春灌供水工作对灌区全年粮食生产至关重要。
如今,都江堰灌区常住人口达3142万人,以占全省约二十分之一的土地面积,提供了全省四分之一的粮食产能,在全省甚至全国水利系统中具有极其特殊、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灌面的持续增长,都江堰灌区的粮食作物保栽任务也在增加。以大春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为例,今年都江堰灌区计划实现605万亩水稻满栽满插,比去年增加6.6万亩。
如何保障上述目标如期实现?首先是气候给力。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春灌用水工作期间,都江堰灌区降雨总体形势较好。省气象服务中心预计,今年4—12月,与常年同期相比,岷江上游降水量将偏多,都江堰灌区降水也略偏多;特别是4—5月的春灌集中供水期间,降水量将偏多一至二成。此外,紫坪铺水库和灌区蓄水目前整体情况较好,为即将大面积展开的春灌提供了较好的水源保障。
在供水管水方面,水利厅要求都江堰灌区各地区,要在春灌通水前做好工程设施检查与维护、加快工程建设扫尾,进一步完善“一县一策”保人饮、保春灌供水方案,积极拦蓄地表径流,多渠道、多方式增加水源、管好水源。同时,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成熟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质量与效益。
朱泽华表示,都江堰灌区目前正积极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积极打造灌区水网智能调度、水利工程智能运管等应用场景,为灌区供水管理提供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的数据支撑,确保灌区年度供水目标和春灌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
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全域推广单产提升行动 助力亩产促进农户增收
眼下已进入早稻插秧的关键环节。作为洞庭湖平原的粮食高产区,岳阳市屈原管理区今年全域实施单产提升行动,进一步推广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和种植技术,助力粮食亩产促进农户增收。在屈原管理区河市镇大湾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数台插秧机正在方正的田块里呈之字形移动,一棵棵嫩绿的秧苗整齐划一地被插入到田里,仅十分钟就完成了
-
大渠湾渡槽开启主体结构施工,系国内在建水利工程最大流量连续梁结构渡槽
【来源:四川在线_滚动新闻】何弦 四川在线记者 邵明亮4月7日,四川在线记者从四川省水利发展集团亭子口公司获悉,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的控制性工程——大渠湾渡槽首仓混凝土浇筑于6日收官,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新阶段,预计2026年3月完工。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的控制性工程——大渠湾渡槽。四川省水利发展集团亭
-
踏春赏花享胜景 文旅融合热力足——透视清明小长假出行消费亮点
新华社 清明小长假,人们出游热度高涨,假期消费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大城小镇涌动的人潮、把文化“穿”上身的国潮、吃住行游乐购的热潮,既加速释放了消费市场的潜力,也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注入动力。■踏青赏景,“春日经济”人气旺平台出游数据显示,预订清明假期周边游的订单量环比增长136%,赏花、登山等踏春项目受
-
全国第一大灌区继续“长大”,都江堰供水将首入川南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川观新闻记者 邵明亮4月3日,都江堰灌区2025年用水管理工作暨春灌启动会在都江堰市召开,标志着全国第一大灌区今年春灌工作全面启动。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都江堰灌区计划用水面积达到1164.7万亩,将确保605万亩水稻满栽满插。今年都江堰供水将首进川南经济区,这是为何?都江堰灌区一隅。四川省都江堰水利
-
四川新闻联播丨今年都江堰灌区将保栽水稻605.2万亩
今天(3日),都江堰灌区春灌供水工作全面启动,今年灌区灌溉面积将达到1164.7万亩,稳居全国大型灌区首位,水稻保栽面积增加至605.2万亩。当前,全灌区各类水利工程蓄水量达12亿立方米,可为大春生产提供充足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