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这类维生素 或可降低糖尿病风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9:01:00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数据显示

我国作为糖尿病第一大国

患病人数已超1.4亿!

糖尿病有100多种并发症

放任不管时

器官、组织如同泡在高浓度的糖水里

但其实糖尿病是有机会逆转的

快一起来看看吧~

01

血糖高了

是有机会逆转的

2型糖尿病的逆转:

2型糖尿病的发病根源在于肥胖,当患者成功减重时,便从源头上解决了胰岛素抵抗问题,进而使血糖随之下降。

目前,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并搭配药物治疗等手段,不少患者的体重和血脂均有所降低,血糖也随之得到良好控制。

  • 注意:即便病情逆转,患者也不能放松警惕。若重回以往不良生活方式,大吃大喝且缺乏控制,即便体重尚未明显上升,血糖也可能再次出现问题。因此,定期监测血糖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糖前期或刚诊断糖尿病时:

有人拿到体检报告时,可能会庆幸:血糖虽然超出正常值,但没有诊断为糖尿病,说明我很健康。其实,这部分人已经处在糖尿病前期(糖前期),距糖尿病仅一步之遥。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我国有近2亿糖尿病前期患者。

前期进行生活干预,一半人可以绕开糖尿病;另一半人群即使患上糖尿病,也可以减少30%左右的心血管事件。

在糖尿病前期阶段,患者一般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和临床表现,主要依靠检测血糖发现。

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或)糖耐量异常(IGT)。如果空腹血糖≥6.1mmol/L并<7mmol/L称为空腹血糖受损(IFG),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并<11.1mmol/L则称为糖耐量异常(IGT)。比起单纯空腹血糖高或单纯餐后血糖高,二者兼有的患者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要更高。

刚确诊糖尿病时,高血糖毒性作用的时间不长,及时去除毒性后,现有的胰岛细胞功能有可能恢复正常。

病程5年之内且符合超重、C肽水平高、无抗体3个条件的糖友,也有逆转机会,逆转率达70%左右。

02

糖尿病前期具有隐匿性

糖尿病前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尤其是2型糖尿病,其起病隐匿。相比之下,1型糖尿病起病急,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且体重急剧下降。

对于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群,如父母患有糖尿病,在定期体检时监测血糖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有助于尽早发现血糖异常,及时进行干预。

03

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对血糖有好处

营养学领域著名期刊《Nutrients》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与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有关,其中B6作用最强,这种关联可能部分由炎症介导。

  • 来源:整体来看,B族维生素常见于动物内脏、豆类、乳蛋类、畜禽鱼肉类、粗粮等食物。

04

科学控糖的“五驾马车”

  • 合理饮食:控制饮食不是单纯饿着,应保证营养充沛但又不过剩。
  • 糖尿病患者吃饭时可以按照以下顺序:
  1. 先喝汤,比如青菜汤;
  2. 再吃凉拌的蔬菜或者热炒的蔬菜;
  3. 接着再吃肉类或者是鱼类食物;
  4. 最后再吃主食,建议粗细搭配。
  • 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若因工作等原因经常食用食堂饭菜或外卖,可能导致微量元素缺乏,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口服补充剂。但必须明确,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切不可因恐慌药物副作用而延误治疗时机,否则一旦出现并发症,血糖控制将愈发困难。
  • 适当运动: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比较推荐的是有氧运动,比如跑步、跳广场舞、游泳等。建议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每周运动5天以上,约150分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越了解,生活方式才能越健康。
  • 按时用药:对于改变生活方式后,血糖仍不能达标的人群,一定要及时启用降糖药物,并按时、按量用药。在降低血糖的同时,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做好自我血糖监测是很重要的。只有清楚了解自己血糖的情况,才能在医患双方共同的努力下,把血糖控制得更好。

血糖高了 是有机会逆转的

  1. 在糖尿病前期或刚诊断糖尿病时,以及2型糖尿病,是有机会逆转的。
  2. 糖尿病前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尤其是2型糖尿病,其起病隐匿。对于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群,要定期体检监测血糖。
  3. 研究显示: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与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有关,其中B6作用最强,这种关联可能部分由炎症介导。
  4. 科学控糖做好这5点:
  • 合理饮食:吃饭时可以按照青菜汤、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食。
  • 适当运动:推荐有氧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每周运动5天以上。
  • 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越了解,生活方式才能越健康。
  • 糖尿病患者要按时、按量用药。
  • 糖尿病患者要做好自我血糖监测。

责任编辑:艾玖玫

相关文章
  1. 医分钟百科|患者缺氧,输氧流量越大越好吗?

    患者输氧时,氧流量并不是越大越好。不同病情对氧流量的含量是有要求的,一般低流量吸氧(1至2L/分钟),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这类患者呼吸中枢靠低氧来刺激维持呼吸,如果氧流量过大,会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变浅慢,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引起更加严重的呼吸问题。而一般病情较轻、单纯

    0 2025-04-30 12:45:00

  2. 手机一点,汤药到家!重庆邮政推出新服务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杨铌紫 实习生 雷晨阳在医院看完病还要在取药窗口等待一两个小时,领过中药汤剂的市民都懂这种“煎熬”。近日,重庆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市内多家中医医院推出“中药快递到家”服务,市民看完病就能潇洒离开,再也不用在医院苦苦等待。据介绍,“中药快递到家”服务有三项内容,包括扫码即走,邮政驻

    0 2025-04-25 16:44:00

  3. 医生开“博物馆处方”疗愈心理困境

    西班牙《机密报》4月20日文章,原题:有些医生建议去博物馆,以摆脱孤独、抑郁和道德低落 不信神的我们,总会寻找属于自己的“世俗神灵”与心灵栖息地,以逃避腐败之人的权谋算计及他们粗鄙无礼的言语,并试图远离那些在灾祸面前始终不敢露面的懦夫。游客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2018年,加拿大法语区医疗协会的

    0 2025-04-25 08:58:00

  4. 中医门诊故事|对号入座!3种失眠体质,怎么调理?

    有一天,推门进来一位帅气的中年男子,一看就是职场精英,只是脸上带着疲惫。他告诉我已经好久睡不着觉了。诊脉时,我发现他的肝脉硬成一条条索状,就随口问了一句:“你活得很辛苦吧?”那个患者当场潸然泪下。越是精英,越是在外表现出无所畏惧,越不能在人前呈现软弱的一面,他的许多负能量,焦虑往往就从无形的神气压抑

    0 2025-04-22 15:47:00

  5. 43岁女子胰腺癌手术后,不到半年又复发 医生怒斥:就是不听劝

    在生死博弈的健康战场上,43 岁的姚女士本以为切除胰腺癌是胜利的号角,却不料这只是噩梦的序章。短短半年内,她两度被推进手术室,命运的巨轮无情碾压着她的生命。当医生望着她说出 “就是不听劝” 时,这句叹息背后,是无数个因忽视术后管理而酿成悲剧的缩影。这场与死神的拉锯战,究竟给我们敲响了怎样的警钟?手术

    0 2025-04-22 08: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