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后美国科研人才外流加剧,欧洲和亚洲能否接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9:48:00    

随着美国政府大幅削减科研经费,数据显示美国科研人才正在将目光瞄向海外机会。

《自然》杂志对全球科研人员求职平台自然职场(Nature Careers)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科研人员的海外职位申请数量同比增长32%,美国用户的海外职位浏览量同比增加35%。

仅在3月,美国用户对海外职位浏览量比去年同期增长68%。当月,超过200项用于艾滋病相关研究的联邦拨款被突然终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削减用于新冠肺炎研究的拨款,哥伦比亚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4亿美元和1.75亿美元的联邦经费先后被冻结。

“往美国的申请数量和浏览量大幅下降,而希望离开的人数却出现类似增长,这是史无前例的。”世界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集团全球人才解决方案团队负责人理查兹(James Richards)称。

欧洲向美国科研人才抛出“橄榄枝”

《自然》杂志3月末对1600多名科研人员和科学家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75%的受访者希望离开美国,这一趋势在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员尤为明显。研究还显示,欧洲和加拿大是他们的首选。

这一趋势也体现在了求职网站上。自然职场数据显示,3月,美国科学家提交的欧洲和加拿大职位申请数量同比分别增加32%和42%。与此同时,欧洲和加拿大研究人员向美国机构提出的求职申请数量则分别下降41%和13%。

目前已有多个欧洲国家和学术机构向美国科研人才抛出“橄榄枝”。

欧盟的科研资助机构欧洲研究理事会(ERC)表示,将把受资助的研究人员迁往欧盟的安置预算从100万欧元增加到200万欧元。欧盟的另一个项目“玛丽居里行动”为在欧洲的外国研究人员提供长达两年的奖学金支持。此外,欧盟委员会正在研究为顶尖人才提供特殊签证。

1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社交媒体上发出邀请:“在法国,研究是一项优先事项,创新是一种文化,科学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天地。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选择法国,选择欧洲!”

西班牙正在利用Atrae项目吸引美国学者,该项目最初旨在帮助因经济原因移民的西班牙高水平科学家回国。荷兰教育、文化和科学部长布鲁因斯 (Eppo Bruins) 最近表示将优先拨款招募“ 对欧洲和荷兰来说价值连城 ”的国际科学家。

“频放大招”的欧洲仍然面临挑战

欧盟在吸引和招聘人员上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其中资金是一大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来,欧洲在高等教育上的投资远远落后于美国。

根据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2023年欧盟企业、政府、大学和私人非营利组织在研发上的总支出为 3810 亿欧元(4110 亿美元)。美国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NCSES)的数据显示,同年美国的研究和实验开发总额估计为9400亿美元。

对于未来的投资预期也不容乐观。欧洲大学协会(EUA)4月发布的报告中称,受到近期多个国家削减公共资金以及持续的全球政治紧张局势影响,欧洲大学普遍对近期政府进一步投资的前景持悲观态度。

而对于欧洲希望招聘的顶尖研究人才,工资待遇和研究资源是申请者考虑的两大要素。

“我感觉如果在欧洲当麻醉师,我的收入会少很多。”哥伦比亚大学麻醉学助理教授格罗夫斯(Holden K.Groves)表示,“改变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比利时鲁汶大学经济学家兼教授雷因沃格勒斯(Reinhilde Veugelers)则表示,科研人员通常考虑选择拥有该领域顶尖研究人员的机构。

欧洲-地中海经济学家协会(EMEA)在网站上发布声明称:“如果没有可预测的资金流、有竞争力的薪酬和机构支持,欧洲可能会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挫败感和对人才的浪费。”

亚洲吸引力也在增强

对于有意愿来到欧洲的科研人才来说,他们要面临的是激烈的竞争。

3月初,法国规模最大的大学艾克斯-马赛大学(Aix-Marseille University)针对被特朗普政府解雇、审查或暂停工作的美国科研人员,启动了一项名为“科学安全场所”(Safe Place for Science)的倡议,计划拨款1500万欧元,资助15名气候、健康等研究人员从事为期3年的科研。该校发言人布菲(Clara Bufi)表示,该校在收到298份申请和近400份信息请求后关闭了申请窗口。

与此同时,美国科研人才正逐渐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就业机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自然职场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3月,美国用户对中国机构在该平台上发布的职位广告的浏览量和申请人数分别增长30%和20%。与此同时,美国用户对亚洲其他国家职业机会的浏览量和申请量分别增长了34%和39%。

正在寻找教职的中国香港某高校博士毕业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信息不对称和国际环境变化对正在求职的职业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员影响很大,“由于目前北美的大量科研人员回流中国香港,目前中国香港研究机构的教职竞争非常激烈。”

相关文章
  1. 美关税回旋镖持续:节日鲜花凉了、超市货架空了、医疗供应链崩了

    近日,美政府滥施关税政策的影响持续发酵,美国多个行业受到冲击。母亲节临近,美国花卉行业陷入“旺季不旺”的困境,进口鲜花及包装材料成本激增,多地花店面临涨价与客源流失的双重压力。与此同时,关税冲击波正蔓延至消费品和医疗领域,美国零售业面临物价上涨与“空货架危机”;民众纷纷转向二手店,二手市场交易量飙升

    0 2025-04-29 10:49:00

  2. 国际观察: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正在走进死胡同

    郑韬长期以来,美国习惯将世界看作弱肉强食的丛林,让世界为自身特权“买单”。近来美国政府更是变本加厉,将美国内部问题引发的困境归咎于外部世界占美国便宜,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经济体加征关税。美国“自己生病强迫别人吃药”的霸道做法损人害己,招致内外广泛批评,这条路注定越走越窄、陷进死胡同。美国所谓“对等

    0 2025-04-29 09:54:00

  3. 【生态环境周观察】光伏龙头晶澳科技暴亏46亿;宁德时代发布新一代钠电池;特朗普煤炭复兴政策或加剧产业工人尘肺病问题

    【生态环境周观察】是钛媒体旗下的特色周报产品,旨在将每周全球生态环境领域最重要的政策、事件、讨论、数据呈现在读者面前,用最真实、前沿的信息,捕捉我们身边微小而重要的变化。环球同此凉热,视野点亮未来。政策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4月25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0 2025-04-27 11:26:00

  4. 美国首家3D打印星巴克咖啡门店完工,4月28日对外营业

    IT之家 4 月 26 日消息,据外媒 New Atlas 今日报道,3D 打印技术已在美国蓬勃发展,各种类型的打印建筑同样令人瞩目。目前,当地最新的 3D 打印应用案例便是美国首家 3D 打印星巴克咖啡店。这座新店位于得克萨斯州布朗斯维尔,自 2024 年底开始施工。目前星巴克尚未透露确切开业时间

    0 2025-04-26 16:13:00

  5. 线上破局,江苏外贸企业“踏新途”

    美国高筑关税壁垒给江苏外贸企业带来挑战。眼下,“线上”成为破局关键——电商平台凭借其覆盖广泛、高效便捷的特性,为江苏外贸企业打开发展新路径。日前,记者走进企业一线,探寻他们如何以电商平台为支点,打通国内消费市场链路,实现“出口转内销”的转型实践;解读他们如何运用大数据精准了解市场需求,通过跨境电商平

    0 2025-04-26 1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