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电商消费新生态研讨会召开 专家:千亿扶持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红星新闻网(记者 覃霞)7月10日报道近日,“2025电商消费新生态: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与多位电商、消费领域专家探讨新形势下消费的最新趋势,以及如何促进电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与会专家认为,电商平台的角色已经进化为生态赋能者,通过千亿扶持等措施,以新技术和新服务为商家和产业带转型赋能,重构商家与消费者的连接方式,助力商家和产业捕捉新需求、新市场,实现多层次需求与供给的匹配。当行业回归初心,通过给商家确定性、提升经营信心,放大生态价值,最终就能实现“用户为先”,构建起商家、消费者、平台共赢的生态。
新消费、新技术、新服务蕴含电商发展新机遇
对于电商平台目前发展进入的新阶段,行业内普遍存在一种观点,即随着市场渗透率趋近饱和,竞争愈发激烈,目前电商行业已进入存量市场竞争阶段。但与会专家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电商并未进入存量市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在不断变化,新的技术也在涌现,从商品供给更加多元到服务的优化,都是电商平台未来新的增长点。”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王如忠举例道。
回顾近十年电商行业的发展,王如忠表示,电商行业的发展扩大了很多产品的销售半径,尤其对农产品销售有明显的带动。王如忠以家乡的杨梅举例:“浙江仙居杨梅曾经和荔枝一样,因为生长周期短、储存不易,根本出不了浙江,但因为电商的进入,冷链运输方式的出现,杨梅不仅能在国内销售,还能出口到欧洲、迪拜等地,打破了物理半径对消费半径的限制。”他表示,未来低空经济、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都会给电商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知名电商专家邵明这些年主要研究农村电商,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的他也认为,这些年在电商平台的帮助下,农产品的销售半径迅速扩大,这不只意味着有销路,还起到了稳定价格的作用,让农户有了稳定、可预期的收入,“有一年洛川苹果减产了,产值却上来了,因为他们以前从未将苹果卖到海南,现在通过平台卖到那里,而且价格也不错。”
邵明表示,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的出现,让很多偏远地区的农产品突破了供应半径,延伸了服务半径,改善了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的双向过程。他认为,随着新消费的涌现,在平台新技术和新服务的赋能下,农村电商仍然大有可为,新电商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进程未来可期。

电商西进让甘肃牧区消费者也买到热带水果。
以拼多多近年来着意推动的“电商西进”为例,2024年9月,拼多多在此前首创中转集运模式,大幅降低物流成本的基础上,率先宣布所有商家在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偏远地区产生的物流中转费由平台“买单”。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西藏、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份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拼多多平台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西部地区订单实现双位数增长。
与会专家表示,拼多多“电商西进”通过技术赋能,创新服务,找到了新增量,从另一个维度看,当产品有了新需求,自然就能跳出所谓存量市场的争夺。
“拼多多偏远地区包邮这件事的价值不是单一的,更长远的意义还在于一旦偏远地区包邮,可能带动西部高速公路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这里面有无尽的可能。”王如忠表示。
“以藏民为例,他们原本只是采挖冬虫夏草,后来能边挖边卖,就是因为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这直接促进了经济发展。”邵明亦表示。
此外,天风证券海外消费负责人曹睿指出,泡泡玛特的出现和风靡全网,恰恰证明消费需求不是饱和,而是出现了结构性的不匹配,“新消费需求一直存在并会不断涌现,及时满足新消费需求是平台的新机遇,这个方向要把握住。”曹睿表示,电商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从商品交易升级为价值创造。
生态赋能,应是2025年电商的方向
本质上,电商的高质量发展便是达成消费者、商家及平台的共赢。“商家、消费者、平台是利益共同体。”王如忠表示。
其中,商家是平台多元生态的基石,更是平台运作的毛细血管,电商平台高质量增长,不仅要保障消费者能买到优质货品,还需为商家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平台作为生态中枢,已从简单的流量分配者转变为生态赋能者,在新消费需求不断涌现的当下,平台需重构与商家、消费者的连接模式。
银河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兼大消费组组长何伟强调,平台作为生态赋能者,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帮助优质商家脱颖而出。
自拼多多4月启动“千亿扶持”以来,拼多多“新质供给”专项团队先后深入泾县宣纸、永康厨具、温州女鞋、深圳数码、新安跑鞋、晋江运动等产业一线,对各地的中小商家展开产品、技术、运营、营销、仓储、物流等全方位扶持,极大地激发了各地的产业活力,为产业带的新质转型创造了新动能。

“多多好特产”深入海南万宁荔枝产区
农业领域,“千亿扶持”启动“多多好特产”专项,先后深入江苏连云港、浙江温州、福建霞浦、四川成都、山西运城、甘肃环县、海南万宁、广东茂名、辽宁大连、江西抚州等上百个农特产区,针对各地特产推出定制方案,针对平台政策、运营策略、消费趋势、爆品打造等向中小商家一对一讲解,探索农货上行新模式,推动农牧产业增产,农民增收。
与会商家表示,平台深入农牧产区、产业带的做法值得肯定,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是中国产业带的优势之一,如何发挥产业带优势,激发产业带活力,亟需平台引导和政策扶持。
曹睿分析道,从产业链供给角度看,农牧产区、产业带以往的生产方式让很多商家无法确切了解消费者需求,当下的消费者更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产品,对商家的产品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原来卖玉米,只是卖斤数,现在大家要买什么?一开始是包装好,现在是煮好、塑封,拆开包装就能吃,这需要平台将C端的积累同步给产业带,告诉他们如何操作。现在很多东北玉米生长基地、很多新品牌都开始在平台赋能下转型。”
记者留意到,这个共识在去年下半年出现“苗头”,到2025年开年有了基本成型的迹象:各电商平台纷纷表态将完善机制、保护商家权益,不断加大对平台生态建设的投入,开始转向高质量发展战略。今年初,拼多多率先推出惠商举措,成立“商保会”,并由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担任委员会主任,梳理了数十万条商家建议,并针对性推出“质量体验排名策略”“打击假冒伪劣”等多项惠商举措。新举措中的每一个小点背后,对应的其实都是商家的具体痛点。
今年4月,拼多多推出“千亿扶持”计划,承诺未来三年投入超1000亿元资金和资源,助推产业带迈向“新质供给”。
曹睿还建议,“平台应给整个生态中的每个角色一个评价,如信用分,做得更细致,以促进生态更好发展。”技术的赋能将为生态发展提供新动力。曹睿特别提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电商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如智能客服、供应链优化、精准营销等。技术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创造了新的价值。
业内普遍认为,这些投入尽管短期内使平台财报承压,但长期来看,有助于构建更健康的商业生态。在需求侧,何伟建议,平台可以定期抽查商品质量,并将结果公开展示,帮助消费者识别优质产品。
王如忠建议,平台可发挥引导作用,加大对优质商品的扶持。当前很多爆款产品的背后,其实反映出消费者特别是新消费人群,逐渐从传统的物质需求逐渐向精神文化追求的消费升级。在这一过程中,电商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效地洞悉顾客需求,在做好品质控制和市场营销的同时,助力产业不断延伸价值链。
-
优衣库又有大动作:中国市场加码新零售
在零售行业竞争加剧、消费者注意力高度分散的当下,优衣库却保持了很高的市场关注和讨论度。从宣布影后Cate Blanchett担任全球代言人,在小红书掀起破万赞讨论;到中国影后张曼玉入驻社交平台,多件优衣库单品迅速售罄;再到携手泡泡玛特推出THE MONSTERS联名系列,LABUBU等IP产品一经上
-
第二十五届投洽会莆田市分团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集中签约36个项目
9月7日下午,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莆田市分团项目签约仪式在厦门举行。市领导付朝阳、戴龙成、高宇、王世文、王洋、连向红出席。受市委书记付朝阳委托,市长戴龙成在致辞时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戴龙成指出,莆田历来是干事创业、书写传奇的热土,千年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
-
合肥瑶海发放汽车消费券 最高立减6000元
大皖新闻讯 为进一步惠及广大消费者,9月11日至9月24日,合肥瑶海区将再次发放汽车消费券,为九月购车群体送上专属福利。本次活动联动全区36 家汽车品牌企业,通过多元化促销活动,全方位满足消费者不同购车需求。对在参与活动的汽车销售企业内购买乘用车的,使用活动专用银联POS机支付购车款,燃油汽车补贴标
-
多姿伊通河,网络达人镜头里的生态长春
伊通河长春的母亲河蜿蜒穿城而过见证着城市的变迁与繁荣一条河,承载半城记忆一场治理,唤醒整城新生她以清澈的碧波滋养两岸生灵用四季的画卷装点城市风景是长春人心中永恒的乡愁与骄傲而达人眼中的伊通河藏着长春浪漫的N种打开方式长春的浪漫是粉色沙滩与伊通河的相遇这不仅是城市与自然的诗意对话更是一场关于重生的盛大
-
填补国内空白!《数据标注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标准发布
8月29日,在2025数博会数据标注高端对话暨供需对接会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和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联合牵头编制的《数据标注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标准发布,该标准填补了我国数据标注产业人才标准的空白。数据标注产业是对数据进行筛选、清洗、分类、注释、标记和质量检验等加工处理的新兴产业。该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