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热点|威马阴影持续,东杰智能财务信披违规被监管,两年亏5亿,股东欲“出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1:22: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梁佳彤

4月17日晚间,东杰智能(300486)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监管函,因对部分客户应收款项减值损失计提不充分,导致相关年度报告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公司及时任副董事长娄刚、副总经理张新海、财务总监张路、蔺万焕未能恪尽职守、履行诚信勤勉义务,被采取监管措施。

在同日披露的年报中,东杰智能披露更多细节。2024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山西监管局对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公司子公司东杰海登2022年当年针对威马汽车集团系列客户应收款项的减值计提不充分。

东杰智能表示,针对上述检查结果,公司对相关年度的财务报告数据进行了严格自查及整改工作。本次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不会导致公司已披露年度财务报表出现盈亏性质的改变,也不会导致已披露年度财务报表的期末净资产发生净资产为负的情形。

受累威马汽车破产重整

净利两年亏5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东杰智能成立于1995年,于2015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据官网介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物流仓储系统、智能物流输送系统、智能涂装系统和智能立体停车系统,并提供规划咨询、软件系统研发、智能装备设计制造、系统集成等全方位服务。

但近两年,受累于昔日子公司大客户威马汽车的破产重整,东杰智能陷入亏损“泥沼”。2020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0.71亿元、0.40亿元、-2.43亿元、-2.57亿元。

对于亏损,东杰智能解释称,受部分下游客户需求不振、行业竞争加剧以及部分项目成本超支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减少和成本增加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亏损。依据会计准则及会计政策,公司对前期合并东杰海登形成的含商誉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经初步测试,相关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公司需对前期合并东杰海登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

事情追溯到2023年,在东杰海登的核心客户威马汽车集团宣告破产重整后,东杰智能对东杰海登实施了大规模的商誉减值计提。截至2024年末,公司的商誉减值损失为-6067.07万元,对东杰海登的商誉减值准备为1.28亿元。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毛利率也出现“断崖式”下跌,从2020年的29.15%骤降至2024年的4.53%。

具体产品来看,2024年,智能生产系统的毛利率降至负值,同比减少9.53%至-3.29%,营收也近乎砍半;公司营收第一大来源智能物流仓储系统,毛利率下滑至6.55%,其在2020年高达29.17%。

2025年开年来,东杰海登的业绩有所回暖。季度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60亿元,同比增长22.65%;归母净利润为413.55万元,同比增长164.4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57.48万元,同比增长136.25%。

业绩对赌难完成

创始人为公司索赔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因业绩陷入亏损对赌完成无望,去年10月,东杰海登前实控人姚卜文为公司索赔超1.5亿元。

当时公告显示,2021年8月10日,公司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姚卜文,公司副董事长梁燕生与匠图恒松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根据协议,转让方姚卜文对本次交易项下上市公司的业务及业绩情况向受让方匠图恒松承担现金补偿责任,在股份办理完毕过户登记手续后至本协议约定的业绩承诺期届满之日公司总经理由转让方推荐。

业绩承诺为:公司现有业务在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的每个会计年度合并报表扣除上市公司资产(含股权)处置损益(累计超过人民币500万元的部分)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00亿元、1.05亿元、1.15亿元,合计不低于3.20亿元。

而东杰海登是东杰智能持股100%的全资子公司。原告姚卜文是公司的股东,持股比例3.63%。被告梁燕生于2016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担任海登公司的执行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被告梁春生于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期间担任海登公司的执行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梁燕生与梁春生系兄弟关系。

姚卜文认为二被告在海登公司任职期间,给海登公司造成了巨额亏损。造成东杰智能2023年度经审计的合并业绩因此而严重下滑。致使姚卜文在与案外人匠图恒松的业绩对赌协议中,依据东杰智能公司在2021至2023年间业绩完成情况,面临支付巨额现金补偿的现实风险。

据悉,2021年,东杰智能创始人姚卜文及其子姚长杰因年龄增长和长期滞留国外等因素,决定出让控股权。2021年8月,原控股股东姚卜文与梁燕生同匠图恒松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同年12月,股份转让完成,匠图恒成为东杰智能新控股股东。

股价峰值跌七成

多股东忙“清仓式”减持

业绩承压之下,东杰智能多股东频频减持,其中包括梁燕生和梁春生两兄弟。

2022年9月至12月,两人合计减持652.01万股公司股份,减持比例为1.6039%,“套现”超5600万元。2023年9月,梁春生再次减持5万股,“套现”43.85万元。2024年6月至8月,两人再次合计减持369.62万股,减持比例为0.9072%,“套现”超2000万元。

截至2024年8月15日,梁燕生合计持股比例降至2.6313%,而梁春生的持股比例仅剩0.0902%,两人合计持有1478.48万股。

日前,公司原始股东也坐不住了,忙抛“清仓式”减持计划。据3月17日公告,持公司3.16%股份的股东王志计划在3月21日至6月20日,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不超过1222.33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公告显示,王志非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公司董监高。王志所持全部股份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的发行股份以及实施权益分派送转的股份。

二级市场上,截至18日10点50分,东杰智能上涨2.82%报6.20元/股,总市值为25.27亿元,近一月累计下跌15%。和2015年11月的高位相比,公司股价已跌超七成。

相关文章
  1. 国家数据局:我国网民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新黄河客户端北京8月14日电(记者李运恒) 8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在会上介绍,当前,我国网民数量达到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9.7%;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

    0 2025-08-14 15:24:00

  2. 主力资金连续5日净流入43股

    据数据宝,截至8月13日收盘,深沪北共43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主力资金净流入。龙软科技连续1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排名第一;鼎阳科技连续9日主力资金净流入,位列第二。从主力资金净流入总规模来看,东山精密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最大,连续5天累计净流入14.98亿元,太辰光紧随其后,5天累计净流入8.39

    0 2025-08-13 22:19:00

  3. 云南锗业:2025年公司计划生产磷化铟晶片8.30万片(2—6寸)

    云南锗业8月1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磷化铟晶片产能为15万片/年(2—4英寸)。2024年公司生产磷化铟晶片6.44万片(2—4寸合计),2025年公司计划生产磷化铟晶片8.30万片(2—6寸)。2025年上半年,光通信市场景气度提升,公司磷化铟产品销量增加。

    0 2025-08-13 11:39:00

  4. 非上市险企期中保费净利双增

    非上市险企的半年战报悉数出炉。8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险公司整体盈利实现跨越式增长,非上市财险公司同样呈现复苏态势。据统计,上半年59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合计净利润突破200亿元,较2024年同期不足百亿元的水平实现翻倍式扩张。在披露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76家财险公司中,

    0 2025-08-12 00:39:00

  5. 7000亿巨头公告,大赚121亿

    8月10日晚,工业富联(601138.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受益于AI相关业务强势增长,上半年工业富联实现营收3607.6亿元,同比增长35.6%,实现归母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增长38.6%,均创同期历史新高。第二季度工业富联单季营收首次超过2000亿元,达2003.4亿元,同比增长

    0 2025-08-11 13: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