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日临近,如何让信息更透明、科技更智慧?郭卫民呼吁
南都讯记者潘珊菊 发自北京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0日在北京铁道大厦,一场以“防灾减灾:全民行动共护安全”为主题的论坛举行。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在致辞中呼吁,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按规定及时向社会发布信息,保障人民群众及时知晓真实情况,与此同时,要通过科技创新运用,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提高灾害救援效率和安全性,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决策和实施方案等。他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涉及多个环节,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开始。

5月10日,以“防灾减灾:全民行动共护安全”为主题的论坛在京举行。
南都记者了解到,今年的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基层应急能力持续提升。通过一次次抵御突发事件的实践和总结,我国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大为增强。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有了较大提升,涌现出一些很好的案例。
不过,郭卫民也指出当前问题,相较于灾害风险的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我们依然存在意识和能力不足、风险排查不充分、基层组织建设相对薄弱、信息发布滞后等短板,亟须提升和改变。特别是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引发的各类灾害,包括地震、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与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风险,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峻挑战,提高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能力十分重要而迫切。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致辞。
对此,他建议,宣传培训对于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至关重要。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培训体系,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广泛传播防灾减灾知识,让防灾减灾理念深入人心。要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传播和培训,深化推动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助力形成“防患于未然”的社会共识,进一步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关于如何加快科技赋能,构建智慧防灾减灾体系?郭卫民认为,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在构建智慧防灾减灾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通过科技创新运用,可以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提高灾害救援效率和安全性,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决策和实施方案等,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提及如何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他指出,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当按规定及时向社会发布信息,保障人民群众及时知晓真实情况,这也有助于推动事件处置,展示好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要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按规定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发布信息,对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应当及时予以澄清”,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救援工作也成为一大亮点。郭卫民还提到,要积极参与国际防灾减灾规则制定,交流分享各国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成果,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提高全球应对灾害的能力。要建立国际应急协调机制,在重大灾害发生时,组织国际救援力量、开展跨国救援行动,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
陈益强:在多元人生中书写责任与担当
在时代的浪潮里,陈益强走出了一条独特而精彩的人生轨迹。从法治宣传前沿阵地的新闻工作者,到守护公平正义的法律工作者,再到乡村文化传承的践行者,他以不同身份,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用执着与热爱诠释着对事业的坚守和对故土的深情。铁肩担道义、妙笔著华章:新闻战线上的法治追光者陈益强生于乡村、长于乡野,艰苦的成
-
六盘水市水城区科协联合区气象局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活动
【来源:六盘水市科学技术协会_部门动态】近日,水城区科协联合区气象局走进水城区第六小学,开展了一场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具的气象科普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向300余名师生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提升了青少年科学避险能力。“气象预警监测网络”。“气象卫星如何帮我们预知暴雨?”“人工增雨飞机和地面观测站怎样
-
专访德勤孙晓臻:抢占“AI+健康”制高点,寻找差异化生死时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今年以来,AI在医疗和制药领域的热度一直不减。7月26至28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在上海多场馆同步启幕。本次大会主题为“智能时代同球共济”,设会议、展览等5大板块,聚焦AI基础设施、科学智能等10大领域。据了解,本次大会有800余家企业参展,3000余项
-
安徽举行高招录取开放日活动
据安徽日报报道 7月26日,安徽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开放日活动举行。部分高考考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受邀参观高招录取现场,了解高招录取工作基本情况。我省录取工作从7月8日正式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顺利完成普通类本专科提前批、三个专项计划、艺术类本科批、体育类本科批的录取工作。7月25日起,我省高招
-
国务院食安办:针对婴幼儿食品、赈灾食品等加大日常监管力度
近日,国务院食安办印发通知,要求各地食安办要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暑期、汛期食品安全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通知要求:要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全面排查场所环境、设施设备、原料采购、加工制作、贮存管理、人员健康等方面的风险隐患;认真做好食品原料清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