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投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0:15:00    

今天(22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投用。这标志着我国在海上碳封存利用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恩平15-1油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作业水深约90米。项目通过“捕集-提纯-加压-注入”全链条技术,将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超临界状态,以每小时8吨的速度注入地下1200至1600米的油藏,既提升原油采收率,又实现二氧化碳永久封存。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恩平油田作业区主任工程师 熊书权:该项目的成功投用,实现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装备技术的全链条升级,未来10年将规模化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并驱动原油增产达20万吨。

项目所在的恩平15-1平台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钻采平台,集成了钻井、无人化远程操控、自主发电与电力组网、油气水综合处理等众多功能模块。为实现“封存+驱油”双目标,平台新增二氧化碳压缩机、气体处理及冷却系统等关键装备,构建国内海上首套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成套工程装备体系,设备国产化率达100%。

二氧化碳注入的“绿色通道”如何构建?

原油开采常面临地层能量枯竭,原油流动性差等难题。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是化石能源低碳高效开发的新兴技术手段,已成为全球能源行业布局的重要领域。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如何在海底构建二氧化碳回注“绿色通道”?通过实地探访来揭开技术密码。

在恩平15-1平台下方,一口深达3243米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井承担着二氧化碳回注的核心任务。相较传统油气井,面临井筒完整性标准高、注气管柱复杂和精确注入难度大等诸多工程挑战。技术人员采用“老井新用+分层注气”模式,创新性地将老油气井改造为二氧化碳专属通道。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恩平区域钻完井项目经理 宋玲安:我们在狭窄井筒内集成了自主研发的测控一体化系统,可实时监测各层位注气量和气密性,确保二氧化碳“听从指挥”,既不逃逸也不串层。

为了更细致地掌握井下情况,技术人员在油管外壁敷设了数千米的光纤,这些光纤就像井筒的神经末梢,能够将井下每米的温度变化、流量波动等信息实时传送到平台中控室。海弘智能完井系统的应用更是一大亮点,它通过地面液压系统远程控制井下注气阀的开度,能够精确调控每层的注气量,实现了注气过程的智能化和精准化。

项目预计可向海底注入二氧化碳约100万吨,减排量相当于植树超1200万棵。项目的成功投用为海上原油生产注入动力,并为后续油气田开发以及沿海企业的大规模减排开放提供了“技术模板”。

我国正加速推进海上二氧化碳封存与利用

海洋作为碳封存的“天然宝库”,因远离人口密集区、封存容量大,正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蓝海”。近年来,我国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迅速,系列示范项目加速落地,推动海洋碳封存从试验走向规模化应用。

在渤海,渤中26-6油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示范工程于今年2月投产,全生命周期预计埋存二氧化碳150万吨。在珠江口,白云气田群7个气田的二氧化碳回收项目于2024年8月在珠海投产,年生产食品级液态二氧化碳20万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此外,惠州32-5平台伴生气回收脱碳项目每年可回收伴生气超700万立方米。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恩平油田作业区油藏经理 程佳:目前全球共有65个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商业化项目,但大都集中在陆上,海上项目屈指可数。中国海油目前共建成4个CCS(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和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同时,还在规划建设以渤中19-6气田为中心的北方二氧化碳驱油中心和依托南海万亿方大气区建设的南方二氧化碳驱气中心。

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封存潜力达2.58万亿吨,为规模化应用提供广阔空间。随着技术迭代和政策支持,我国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正从单点示范走向集群化发展。目前,中国海油已在广东惠州启动我国首个千万吨级碳捕集与封存集群项目,未来将捕集大亚湾区各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碳,输送到珠江口盆地海域进行封存,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链。

相关文章
  1. 财政部: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近日,财政部发布通知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经批准,财政部决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根据通知,采购人采购预算金额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时,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在履行法定程序后,应当排除欧盟企业(不包括在华欧资企业)参与。对于参与的非欧盟企业

    0 2025-07-06 17:13:00

  2. 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 特色美食“硬控”外国游客

      6月9日起,中方对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至此,适用单方面免签政策的来华国家扩展至47个。免签“朋友圈”的扩大,彰显了我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游”“中国购”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点话题,入境消费不断升温。业内人士表示,在我

    0 2025-06-30 10:55:00

  3. 上海叠墅产品完全变了

    有没有发现,市场上的叠墅不仅越来越多,连断供已久的中环内都开始供应了,甚至连产品形态也变得和以前完全一样了。事实上,自从去年8月上海全面放开新房限价之后,近一年内已经出让了30多宗不限价的涉宅用地。其中,已入市或公示了规划方案的10多个“地王”项目中,纯叠墅或者“叠墅+高层”的组合就占到了一半,比如

    0 2025-06-27 11:06:00

  4. 大连长海大桥正式开工 计划2029年建成通车

    昨日,在大连市长海大桥项目海域段的起点,跨海桥梁主线钢栈桥首根钢管桩开始施工,标志着这座东北重要的跨海通道正式迈入实质性施工阶段。据了解,大连市长海大桥项目是东北地区首个采用BOT特许经营建设模式建设的跨海大桥。项目由中建股份联合体中标,负责总体投资、建设、运营。项目全长25.5公里,运营期25年,

    0 2025-06-26 08:23:00

  5. 双牌县重点项目建设调度会召开

    红网时刻新闻6月23日讯(通讯员 李奎)6月20日上午,双牌县重点项目建设调度会召开,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下段工作,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县委书记张跃斌出席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向树华主持会议。会议指出,重点项目是推动一个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观念、服务意识和

    0 2025-06-23 1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