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比AI更聪明
在当今AI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小学生手中的编程机器人、AI对话工具和智能学习机等正悄然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然而,当AI能够解答数学题、生成作文甚至创作音乐和视频短剧时,教育者面临一个更深刻的挑战:如何让学生不仅学会“使用AI”,并且“超越AI”?答案指向教育的核心目标——批判与创新思维。只有具备这种思维,人们才能与AI协同创造更大的价值。
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和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预测,到2027年,批判与创新思维将成为全球最急需的技能之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批判与创新思维能力,倡导“创中学”。那么,怎样在使用AI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批判与创新思维呢?
在与AI互动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已经开始使用AI做各种事。当AI绘画工具将“科学家”默认画成男性时,学生会敏锐地发问“女生不能当科学家吗”;在与AI英语对话中狮子不吃马赛人时,学生会发现其错误并疑惑地发问“不对啊,难道是狮子怕马赛人”;在对比AI生成的作文时,学生能自主判断创意是否可以借鉴,这些行为都体现了批判性思维。小学阶段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鼓励学生利用AI提升学习效率,同时也要保持质疑和审慎的态度,不迷信AI的“全知全能”,学会辨别真假。
在学生学会提问中培养思维能力。众所周知,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传统教育多将学生培养成“问题解决者”。据说,澳大利亚国家课程方案(第九版)提出,未来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问题制造者”——能够主动发现真实问题、提出创造性解决方案的学习者。传统教学倾向于将学生导向回答正确答案,认为学生只有回答对了问题,才是真的掌握了知识。然而在AI时代,快速找到答案是AI的优势,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提出值得探索的新问题。为此,教学要转向苏格拉底式的诘问法,激发学生提问,培养批判与创新思维。例如,语文课可以鼓励学生挑战传统作文形式,用多元方式创作;数学课可以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的局限性并提出新思路;科学课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可验证的问题并设计实验。
在伦理难题中培养批判性思维。AI不具备自我意识,其伦理抉择依据预设算法。例如,自动驾驶汽车无法刹车即将冲向路边的行人,如果一边是一位孕妇,另一边是10位行人,只能选择救一边的人,那么AI会怎样选择?是否救一位孕妇比救10个行人更有价值?或者相反。如果是你在驾驶,你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自动驾驶汽车在面临这种极端伦理困境时,算法会基于最小化总体伤害的原则作出抉择,如AI大致会选择牺牲1人救10人。而人类的抉择则受本能、伦理和情感等多方面影响。讨论伦理问题能极大调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意识到AI难以像人类一样作出有温度、有人性的选择。随着AI在生活中渗透,这样的伦理难题将越来越多。学生需要以批判和创新思维去设计既能最小化损失又能贴近人性的伦理规则。
在与AI共创中培养创新思维。与AI深度共创,以增进人类福祉,是我们倡导学生使用AI的根本目的,这就需要新的面向人类福祉的AI共创模式。2024年,美国华盛顿州发布了一种“人类探究—AI支持—人类深化提升”的共创模式,强调使用AI应从人类思考出发,最终回归人类对结果的审视、改进和深化。AI只是工具,人始终是主体,负责把关和改进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批判与创新思维全程参与,学生才能不断成长。
总而言之,批判与创新思维是未来教育的灯塔。教育应培养具备独特思维能力的人,而非与AI相似的人。通过批判性思维保持学生对技术使用的主体性,借助创新思维开拓AI无法触及的领域。这或许是未来教育的终极答案:当学生学会在AI的辅助下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时,他们便真正掌握了超越算法的智慧密钥。这正是需要我们重塑的新型学习方式。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集团〉宝龙外国语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5年03月19日第11版
作者:吴英梓
-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以来,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为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持。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胡静林:“十四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10.5万亿元,办理出口退
-
蒸米饭时增加一个步骤,有助控血糖、血脂
对大部分人来说,一碗热腾腾的米饭,没有复杂的烹饪方式,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这种最常见的主食,怎么吃更健康?01蒸米饭加一步骤血糖血脂受益专家建议,蒸米饭时加一物,能让米饭更有营养。■ 糙米日常饮食中我们常吃的大多为深度加工后的精白大米,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流失不少。比起精白米,糙米颜色
-
28名研究生,被退学处理!
7月7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网站发布公告,对28名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研究生作退学处理。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第三十条第一款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第三十七条第五款等有关规定,经2025年7月2日校
-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携手呼和浩特爱乐乐团交响乐联合课程开发行动走进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
7月10日,“新三艺”新启航·音你而美 艺启未来——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携手呼和浩特爱乐乐团交响乐联合课程开发行动走进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活动通过学生演出展示、专家演奏指导等形式,展现了艺术教育创新的阶段性成果。活动中,该校合唱团、舞蹈队及弦乐团分别表演了《蝴蝶飞》《只此青绿》等节目。随后,呼和浩特爱乐
-
李政涛:秉持三个“关键坚守”,力避学生沦为“数字容器”
7月6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指导,奥一网、南方民间智库联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现代教育研究院主办的首届湾区校长治校交流座谈会在深圳举行。本次座谈会以“数智时代学校变革与生态重构”为主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发布题为《以人机共生智慧,领航湾区教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