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捷股份2024年净利1061万四连降 子公司业绩不达标扣非三年亏5326万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长江商报消息 三年前并购而来的子公司业绩无一年达标,已成为超捷股份(301005.SZ)的拖累。
4月21日晚间,超捷股份发布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27.83%;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下同)为1061.56万元,同比下降54.9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下同)为734.09万元,同比增长124.28%。
至此,在2021年上市之后,超捷股份的净利润连续四年下滑,扣非净利润同比实现扭亏。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子公司成都新月数控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新月”)航空业务订单减少,对超捷股份当期业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成都新月也未能如期完成业绩承诺。
公告显示,2022年至2024年,成都新月扣非净利润合计亏损5326.83万元,不仅连续三年未完成业绩承诺,且与1.06亿元的业绩承诺数相差甚远。
主业毛利率下降
资料显示,超捷股份为汽车产业链公司,主要从事高强度精密紧固件、异形连接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系统,是国内规模领先的紧固件与连接件龙头企业。2021年6月,超捷股份在创业板上市。
上市次年即2022年,超捷股份通过增资及股权转让的形式取得成都新月52%股权,成都新月主要从事航空航天精密核心零部件产品制造。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超捷股份的盈利能力并不理想。IPO之前,2020年,超捷股份的业绩达到最高点,当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亿元,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8127.46万元、7816.66万元。
上市之后,2021年至2023年,超捷股份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连续下滑。
4月21日晚间,超捷股份发布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27.83%;净利润为1061.56万元,同比下降54.98%;扣非净利润为734.09万元,同比增长124.28%。
至此,公司净利润连续四年下滑,其扣非净利润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对于净利润下降,超捷股份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成都新月航空业务订单减少,对当期业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商业航天火箭结构件业务在下半年取得订单,但尚未大批量交付,对当期业绩影响较小。此外,报告期内,随着业务规模的增加导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上升较快。
年报显示,2024年,作为超捷股份的传统主业,公司汽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25.37%,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0.56%;毛利率为22.55%,同比减少1.96个百分点。
同期,超捷股份的航空航天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71.09万元,同比下降30.73%,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由上年同期的4.31%缩水至2.33%。
在核心业务毛利率减少的情况下,2024年,超捷股份的期间费用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1655.61万元、5242.15万元、498.11万元、3799.91万元,同比增长14.19%、6.04%、75.2%、16.67%。
子公司连续三年未完成业绩承诺
作为超捷股份进入航空制造领域的重要步骤,对成都新月的收购并未达到预期效益。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2年,超捷股份对成都新月增资8817.59万元并受让杨明清持有的成都新月14.717%股权,合计耗资1.22亿元取得成都新月52%股权。
此笔交易中,杨明清作为业绩承诺人,承诺成都新月在2022年至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仅作为业绩考核参考)7800万元、1.1亿元、1.7亿元,扣非净利润2144万元、3277万元、5180万元。
实际情况是,成都新月连续三年均未完成业绩承诺。2022年至2024年,成都新月扣非净利润分别为亏损444.99万元、2149.27万元、2732.57万元,三年合计亏损5326.83万元。
其中,因成都新月业绩不达标,杨明清以股权补偿方式偿付2022年业绩补偿款,即向超捷股份转让其所持有成都新月10.67%的股权作为业绩补偿。此外,杨明清和成都海涵分别向超捷股份转让所持成都新月26.55%、2.53%股权作为2023年的业绩补偿。
由于杨明清已无可偿付的成都新月股权,因此按照原协议约定,杨明清需向超捷股份支付现金9139.35万元作为2024年的业绩补偿。
不仅如此,鉴于成都新月的业绩承诺实现情况,2022年至2024年,超捷股份已分别计提商誉减值1497.6万元、3236.3万元、501.28万元,三年合计5235.18万元。截至2024年末,超捷股份仍存1040.20万元商誉。
对于如何改善当前盈利能力,超捷股份已有应对。年报中,超捷股份表示,2025年,公司将继续加大对汽车零部件出口的拓展、国内重点客户开发、国产替代。积极推进子公司成都新月商业航天火箭结构件客户订单批量交付,同时拓展航天紧固件、火箭箭体阀门等业务。降本增效,着力提升盈利能力。
-
“汾酒速度”再进阶:三大势能叠加,中国名酒奏响“价值回归”序章
4月30日,山西汾酒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一季度报,交出了一份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的答卷:财报显示,2024年全年汾酒实现营业收入360.11亿元,同比增长12.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43亿元,同比增长17.29%;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65.22亿元,同比增长7.
-
成都警方:刘某(男,27岁),改装设备地铁偷拍女性,已被行拘
中新网4月29日电 据成都公安微信公众号消息,成都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29日发布警情通报称,近日,成都市公安局轨道公交分局在工作中发现有网民反映“搭乘地铁期间疑似遭遇偷拍”的情况后高度重视,迅速将违法行为人刘某(男,27岁)抓获。经查,刘某为寻求刺激,在成都地铁公共区域内,使用私自改装的偷拍设备对女
-
五重福利焕新来袭!珠实地产五一更“惠”一点
实力国企珠实地产近日新品频出,让买家选择丰富一点、安心一点,“五一”档期内,珠实地产则推出更“惠”一点焕新购房节活动。据了解,面对“五一”假期,该公司将推出五重更“惠”置业福利:一是“惠”开心,成交者将可获赠最高30万元的车位券;二是“惠”焕新,参与以旧换新的买家可享受房价直减至高10万元优惠,限时
-
中科曙光: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1%
【中科曙光: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1%】财联社4月29日电,中科曙光(603019.SH)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86亿元,同比增长4.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6亿元,同比增长30.79%。主要原因是公司联营企业利润增加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
A股首例竞争性要约背后:浙江油商与内蒙古煤企的“资本对垒”
A股首个竞争性要约收购案例,背后却蕴藏着难以捉摸的股权争夺疑云。今年以来,油气开采运营企业ST新潮(600777.SH)迎来了两个要约收购对手方。其中浙江金帝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帝石油”)于今年1月17日公布要约收购计划,计划按照3.10元/股的价格,收购ST新潮20%股权。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