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中国航天步履不停 太空家园再迎新
我们的太空家园又迎来了新乘组入驻。4月24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3名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出征太空。
4月25日1时17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会师”,也是蔡旭哲、陈冬两名指令长时隔3年再次相聚“天宫”。

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神舟二十号是送给“中国航天”最好的礼物。当天14时25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领命出征。
24日17时17分,火箭点火起飞。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6.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这次任务是神舟飞船的第20次飞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杨海峰:飞控方案更加固化,更加标准化。飞控人员素质、能力水平实现了质的提升,能够保证更加从容地执行后面一些飞控任务,毕竟大家都有进步。我们也会每次任务结束之后不断改进,查漏补缺,保证方案越来越完善。
空间站再迎新来客,当然这里也有老面孔。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今年46岁的陈冬已经是第三次出征太空。2010年5月,他从一名空军飞行员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历经飞行员生涯的千锤百炼,最终在航天员训练中淬火成钢,作为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位指令长,他带领乘组在轨经历了9种组合体构型转化,见证中国空间站从一居室到三居室的跨越。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第三次出征太空,重返中国空间站,陈冬期待着新的突破。

航天员陈中瑞入选前是空军飞行员,他和王杰都是首次执行飞天任务。

航天员王杰入选前是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工程师。经过4年多的严苛训练,他入选神舟二十号乘组。从研制飞行器到乘坐飞船飞天的每一步,王杰都坚守着一个信念:无论何种任务,都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尽管操作训练起步慢一些,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王杰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对实验项目比较熟悉,他主要负责直接操纵、管理航天器,以及开展相关技术试验。

要顺利执行任务,乘组融合也是任务成功的关键。按照任务安排,神舟二十号在轨期间,将再次启用天和核心舱节点舱进行多次出舱活动。
“地面拼尽全力,太空才能应对有力”。神舟二十号乘组将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汤溢:随着人类航天活动的增加,空间碎片环境日益恶劣,所以空间站也遭受到了微小碎片的撞击。在研制阶段本身就有防护装置,空间环境进行再认识之后又会识别一些薄弱环节,为了进一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应对更加恶劣的空间环境,航天员会装一些防护设备,挡在外围,当空间站迎接撞击的时候就不会直接伤害到它。
为了飞天任务顺利实施,航天员要经历艰苦的训练,而航天科技工作者则要尽量让航天员们在太空中过得更舒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杨海峰:从产品研制角度来讲,神舟二十号和神舟十九号属于同批次载人飞船,对轨道舱的结构强度做一些加强。原来承载不了额外的载荷或者空间,经过加强布局优化设计之后,就可以优化出空间,上行一些载荷,更好满足空间站和航天员系统上下行的需求。比如航天员想多一些短保质期食品,对航天员生活舒适性更好。

神舟二十号将在太空驻守六个月,重头任务当然离不开科学实验。据了解,除了空间站的老朋友斑马鱼,这次还上去了一种神奇的动物——涡虫,说它神奇是因为它拥有强大的再生能力,有科学家曾经把一条不到2厘米长的涡虫切成279份,一周之后,每一段都能再生出一条新的涡虫出来,而且涡虫和人类基因组的相似度还高达70%以上,因此研究涡虫对于人类细胞克服老化、延缓衰老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东理工大学教授 曹忠红:因为涡虫毕竟是一个生命体,对时效性要求非常高。为了在有效时间内把它装到空间站的培养箱里边去,航天员也是在凌晨2点和地面所有人员、运控人员互动,来开启这个项目的实验过程。
恒温箱进入中国空间站后,涡虫芯片实验盒将由航天员装载到小型通用生物培养模块中开展为期6天的实验。这也是国内首次开展的涡虫空间再生实验。
这次实验样品还有一个不起眼的微生物——链霉菌。链霉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动植物中,在土壤改良、生态系统构建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次跟着上太空,当然也带着重要任务。

中国科学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黄英:利用空间环境来发现一些新的抗生素,因为每个链霉菌都有产生很多种新抗生素的潜力,但是在地面环境也就只产生其中的三五种。这个菌到了空间站环境以后,就会激活里面的一些新抗生素基因簇的表达产生。利用太空资源,用这些携带大量有益次级代谢或者抗生素基因簇的微生物来进行研究,对于将来人类开发新药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途径。
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已经开展了多项实验项目。尤其令人瞩目的就是生命科学领域。从微生物、水稻、果蝇、斑马鱼到涡虫,不同种类的生命体轮番上天,让人眼花缭乱,这背后遵循的逻辑是什么?是在下一盘什么样的大棋呢?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科学工作委员会首席 赵国屏:从细胞到低等动物,像涡虫和线虫属于最低等动物,是无脊椎的,到像斑马鱼这样的脊椎动物,再到哺乳动物,最后为人服务,这条链很复杂。科研体系这套系统的建设,包括数据样本怎么连起来分析体系,也是一个新的任务,这就是现在总体设计方面巨大的挑战,也是重要的责任、机遇。
截至目前,中国空间站已在轨实施了200余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近2吨科学与应用物资,下行百余种空间科学实验样品,获取的科学成果后续将定期进行发布。
2030年前中国人要登陆月球。在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还透露,目前,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各项研制工作总体进展顺利。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 林西强: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正在按计划开展初样研制试验工作,月球遥感卫星已完成立项和竞争择优,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系统研制建设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各系统主要大型试验和跨系统试验正在稳步开展。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从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到“嫦娥家族”书写探月精彩篇章,从神舟五号首次载人飞行到建成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一次次振奋人心的发射,一项项令人惊叹的成就,不断刷新中国航天追梦筑梦的高度。从神舟二十号开始,神舟飞船也进入到二字头。这又是一个新起点。就像神舟二十号任务标识的含义,中国航天将步履不停,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
美国关税政策干扰全球产业链稳定、阻碍技术进步——访德国巴伐利亚州副州长艾旺格
新华社德国慕尼黑8月9日电专访|美国关税政策干扰全球产业链稳定、阻碍技术进步——访德国巴伐利亚州副州长艾旺格新华社记者李函林“我始终相信,用关税把彼此挡在市场之外,不是长远之计。”德国巴伐利亚州副州长兼州经济、发展和能源部长胡贝特·艾旺格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干扰全球产业链稳定、
-
赛力斯《财富》中国500强排名大幅跃升235位
近日,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揭晓,赛力斯成为排名跃升幅度最大的公司,位居第169位,排名较去年上升235位。这一成绩不仅展现了其在新能源赛道的高速成长性,更获得了全球超1000家主流媒体的聚焦报道。报道指出,赛力斯在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的大幅跃升,直观展现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
-
为期两年半 甘肃省公开征集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问题线索
中国甘肃网7月22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记者 程健 实习生 元翔宇)为全面落实国家开展的《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方案(2025-2027年)》部署要求,7月22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公开征集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问题线索的公告。据了解,此次征集时间自今年7月开始,至2027年12月结束,
-
大运会综合:中美女篮将争冠 多个项目收官
新华社德国埃森7月23日电(记者季嘉东、张荣锋)在2025年莱茵-鲁尔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3日的比赛中,中国代表团赢得7金3银1铜,其中,中国队揽获当日所有五个跳水项目金牌,乒乓球队包揽女双冠亚军。跳水项目当天收官,中国队在该项目共收获12金8银。东道主德国成为除中国队之外的最大赢家,获得3金2银
-
增速达9.5%,机电出口“智”造新动能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2025年已经过了一半。对于千千万万的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来说,这半年可谓是“惊心动魄”。美国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让外贸形势变得更加变幻莫测,也使很多企业的生存异常艰难。所以,当本周海关公布上半年的进出口数据时,很多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21万亿元的进出口总额,创下了历史同期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