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创群英荟】王天强:一片绿叶的致富密码
阳光明媚的春日,走进石阡县坪山乡凤凰屯村,百亩生态茶园层叠如浪,茶香四溢,茶农们指尖翻飞间,嫩绿的芽尖落入竹篓。

“现在种茶比过去强!同样是种茶,以前勉强够糊口,现在年收入比之前翻了几番。”茶农们边采茶边算起增收账。

凤凰屯村虽有“贡茶之乡”美誉,但过去零散的茶园因管理粗放导致水土流失,茶树病虫害肆虐,村民守着“金叶子”却过着苦日子。谈起茶园的变化,茶农们说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人的努力——王天强。
王天强,1999年赴广西入伍,4次获评“优秀士兵”,2003年退役返乡,由于从小受到茶乡茶业的熏陶,他敏锐发现苔茶种植的巨大潜力,于是东拼西凑了启动资金15万元,向村民流转了150亩土地种茶。
然而,一次突如其来的凝冻天气让未做防护的茶园损失惨重。望着大片冻伤的茶树,王天强决定作出改变。他一边跟老茶农学习种茶经验,一边向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请教茶树虫害防治技术,全身心投入到茶园的培育与管理中。
几年后,他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的种植方法,茶树终于迎来了大面积丰收。他定期开办“田间课堂”,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带领村民种植新型茶叶,通过“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100多户群众增收致富。
2012年,王天强成立鑫怡茶叶加工厂(以下简称鑫怡茶业),建立“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产业链。目前厂里有两条生产线,生产车间占地1200平方米,引进了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等设备。
苔茶一年三季可采,冬天进行茶园管护。采茶旺季时,在采茶、制茶、包装等环节,鑫怡茶业带动就业上万人次,实现全村人均1亩茶,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元。

据了解,目前全村2000余亩茶园通过无公害认证,去年,鑫怡茶业茶产量达到10吨,销售额突破300万元,畅销省内外。
“茶山绿,百姓富,这才是真正的‘贡茶之乡’。”王天强说,茶叶改变了全村命运,但振兴之路还要继续,他正筹划建设茶旅融合示范园,继续描绘“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韵
一审 何永利
二审 田洋
三审 欧阳海南
相关链接
【军创群英荟】刘云飞的军创梦:为城乡水务装上“智慧大脑”
【军创群英荟】甘大礼的“火辣”人生
【军创群英荟】从侦察兵到“菌王子”
【军创群英荟】老兵跨界当“新农人”:“小米粒”做成大产业
【军创群英荟】“茶司令”谭书德
【军创群英荟】退役大校张春成:一等功臣玩转芯片赛道
【军创群英荟】入选全国光荣榜!威振公司:发挥退役军人作用建设现代“镖局”
【军创群英荟】老兵陈世忠的“公益长征”
【军创群英荟】吴言林:让荷花“颜值”变产值
-
千年茶香飘出大山,街源烘青迎来新纪元
4月20日,谷雨,黄山市歙县梯地茶园系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核心区揭牌仪式暨街源烘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发布会举办,标志着街源烘青开启了街源茶产业发展的新纪元。见证歙茶高光时刻大山之中,蜈蚣岭村,石砌梯田如巨龙盘桓,千亩茶园如天梯直抵苍穹。正在进行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核心区揭牌仪式暨街源烘青地理
-
家门口享受专家诊疗!郏县“健康中原行”义诊活动暖人心
4月18日,郏县长桥镇坡河村党群服务中心前人头攒动,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平顶山医院、平顶山市中医院联合开展的“健康中原行”大型义诊活动在此举行。来自三甲医院的5位学科专家,为这个豫中乡村带来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刘鹏举医师正为村民针灸治疗活动现场,专家团队一落座便被闻讯赶来的村民团团围住。脑病科朱红亮医师
-
聚焦茶博会丨道真,含“金”量++++
季春时节,步入遵义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尹珍街道老城社区,茶树一垄垄沿山势铺展,如绿色海浪般绵延起伏。清晨,点点云雾萦绕大地,基地内茶树新绿初绽,茶垄间,采茶工人腰挎茶篓,双手在茶丛中翻飞,一捏一提,不一会儿,竹篼便装满鲜茶。从种植、管护、采摘到加工,每一个环节都有当地村民的加入,不仅解决了茶产业发展
-
汉中市陕飞一中开展“茶香沁润心灵 传承千年汉文化”研学实践活动
【来源:汉中教育局_校园快讯】4月11日,汉中市陕飞一中组织全校非毕业班学生开展了“茶香沁润心灵 传承千年汉文化”公益研学实践活动。第一站:探寻凿空西域,传承开拓精神,走进城固张骞纪念馆。上午9:30,师生们走进城固张骞纪念馆,通过丰富的文物、详实的史料、生动的图片和多媒体展示,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
-
青岛故事|丈夫去世,62岁的她脚部粉碎性骨折,地里的4万斤韭菜咋办?上百名胶州人来了……
初春,当气温一天天攀高时,住在胶州市胶莱街道闫家屯村的异乡租地老人蔡金芳心里像猫挠似的。遭遇车祸脚部受伤行走困难的她,身后30亩大田韭菜面临报废。正当她准备弃掉收成时,开羊肉馆的老板徐启航来了,20多名帮她义务收割韭菜的村民来了,胶州市区公司、敬老院、大酒店、炉包店和一些蔬菜商户都来了……3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