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广州“12218” 现代化产业体系 向“新”再出发⑬丨广州技术让C919穿上国产“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06:47:00    

在前沿新材料领域,广州初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

企业方面,有8家上市公司、多家全球独角兽企业以及超过1300家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平台与高校院所方面,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4个,高校院所、研究机构80余个。

高校方面,中大、华工在前沿新材料领域的基础研究上取得不少重大突破。

任何产业的运行发展,都离不开材料这一物质基础,尤其在科技含量极高的现代化产业里,前沿新材料是具有战略性、前沿性和颠覆性的新材料,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和重大应用前景。广州市科技局介绍,前沿新材料主要包括3D打印用材料、超导材料、智能、仿生与超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液态金属等。

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专门将前沿新材料作为六大未来产业之一。广州有着深厚的新材料产业基础,不仅拥有金发科技、鹿山新材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及企业牵头组建的创新联合体,还云集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等众多新材料科研机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也在前沿新材料科研领域颇有建树。

龙头企业创新联合体挑大梁

广州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企业中,有8家上市公司(金发科技、方邦电子、鹿山新材、天赐材料、冠昊生物、迈普医学、万孚生物、广钢气体);广州黑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粤芯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前沿新材料产业企业入选全球独角兽榜,全市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00家。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初步构建。

此外,广州市高度重视创新联合体的建设,通过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中小企业参与的方式,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这在推动前沿新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上作用十分突出。

早在2017年,在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下,金发科技便牵头行业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相关金融投资、知识产权、科技中介等服务机构组建了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高材”)。多年来,国高材围绕航天航空、汽车、5G、物联网等现代化产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制备多个关键前沿新材料,推动实验室技术市场化。

金发科技拥有自主研发的PEEK聚合技术能力,有望进入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围绕生物基材料领域,逐步攻克“生物质原料开发”“菌株构建”“生物基单体合成”等技术。儒兴科技成功突破新一代光伏TOPCon、IBC电池配套浆料的产业化技术,并实现批量供货。迈普再生医学研发了国内首款实现产业化的纤维丝型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产品。

近年来,广州还通过招商、科研平台引育了一批掌握颠覆性技术的初创企业。烯湾科技掌握阵列碳纳米新材料的核心技术,新锐光掩模有望打破我国光掩模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南砂晶圆突破了碳化硅单晶生长及衬底制备技术,载诚新材料研发了柔性纳米透明电极,拥有全球唯一稳定解决超薄纳米材料“岛状分散”世界难题的核心技术专利。

科研机构专注新材料成果转化

广州前沿新材料领域高水平创新平台与高校院所资源丰富,包括国家级创新平台14个,高校院所、研究机构80余个,助力各个门类的前沿新材料研发与成果转化。

纳米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共同构成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三大支柱。

广纳安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温敏纳米凝胶,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随着凝胶温度升高到人体体温便会凝结成为固体。利用这一神奇的物理性质,温敏纳米凝胶成为肝癌、肾癌等血供丰富肿瘤的有效栓塞剂,阻断肿瘤血供,起到“饿死癌细胞”的作用。

广纳院获批建设纳米产业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纳米智造产业创新中心,孵化的高科技项目实现成果产业化估值超过100亿元。

位于知识城的中国纳米谷,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精尖纳米技术产业高地。中国科学院院士、广纳院首席科学家赵宇亮认为,广州已具备纳米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广纳院要通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的合力作用,建设国际一流纳米产业创新高地。

我国每年因腐蚀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韩恩厚领衔的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近年来在耐腐蚀新材料领域获得诸多进展。团队研制出纳米改性导电高分子防腐型基复合接地极材料,大大提高了高压电网的钢架使用寿命,实现“60年接地全寿命服役”;此外,研究院开发的纳米改性重防腐复合涂层,广泛应用于海洋装备、航空材料、供水管道、油气运输等领域,打破了欧美国家对高端防护材料的长期垄断。

中国纳米谷园区

近年来,广州还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合作成立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该院打造航空轮胎研发平台,完成了航空轮胎国产化技术全链条贯通,并衍生出特种轮胎、工业软件、非充气轮胎等相关技术。在黄埔材料院新材料技术的支持下,C919国产大飞机已拥有一双能在高速度、高载荷、高冲击下正常工作的国产“鞋”。

高校基础研究带来更多关键突破

除了高新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外,近年来,广州多所高校在前沿新材料领域的基础研究上也取得不少重大突破。

2023年7月12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的成果:首次发现在14GPa压力下达到液氮温区的镍氧化物超导体。这是由我国科学家率先独立发现的全新高温超导体系,是人类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是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这一研究成果将有望推动破解高温超导机理,使设计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将使超导在信息技术、工业加工、电力、生物医学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王猛教授团队的这一重要发现,也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自然》杂志审稿人认为它“具有突出重要性”“是开创性发现”。

王猛教授展示镍氧化物La3Ni2O7单晶(图源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建立的绿色材料研究院,将建立全球首条可降解弹性体新材料中试示范线,有望实现国内原创弹性体品种从“0”到“1”的转变。该研究院还将建设先进制程光刻胶开发与测试平台,助力先进光刻胶的本土化生产和供应链的安全保障。

未来,广州将持续加大对前沿新材料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投入,依托本地高校、科研机构和大科学装置,构建世界一流的创新平台体系,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才与团队,在关键领域取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技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通讯员穗科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马俊贤

相关文章
  1. 新华鲜报|“数字中国”10周年!中国数字经济加速跑

    数字中国”10周年,中国数字经济“成绩单”亮眼!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同比增长2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左右;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建成5G基站425.1万个……2025年恰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4月29日在福建福州开幕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一连串

    0 2025-04-30 10:38:00

  2. 第十一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向全球递出“安逸四川”文旅名片

    4月,春染峨眉,山水含情,第十一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25日至27日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举行,2025“安逸四川 玩转天府”文化和旅游消费季25日同步启动。本届旅博会以“文旅融合·美好生活”为主题,旨在汇聚世界文旅资源,描绘产业新图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在兼收并

    0 2025-04-30 08:23:00

  3. 华表奖,不仅是“今夜星光灿烂”

    这注定是一个要被载入中国电影史册的难忘夜晚——4月27日晚,“共筑电影梦,激扬时代情——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隆重举行。数百位老中青电影人代表齐聚一堂,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重要节点,共同见证华表荣誉的诞生。4月27日晚,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在青岛举行红毯上的璀

    0 2025-04-28 09:34:00

  4. “广州第一芯”,启动IPO!

    2025年4月25日,证监会IPO辅导公示系统显示,粤芯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芯半导体”)向广东证监局提交IPO辅导备案,正式启动A股上市进程,辅导机构为广发证券。这将是广东全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的标志性事件。▍18个月实现“从无到有到量产”粤芯半导体是广东省本土自主创新的“国

    0 2025-04-27 19:36:00

  5. 格灵深瞳财报“寒潮”持续:高管变阵能否破局?

    当"科创板AI第一股"的光环遭遇业绩"双降"的残酷现实,格灵深瞳正面临自成立以来最严峻的生存考验。 4月25日晚,格灵深瞳交出了一份“冰封”的财报答卷:2024年全年,公司营收1.17亿元,同比骤降55.30%,归母净利润亏损2.12亿元,同比扩大134.24%。而2025年一季度营收再跌75%的"

    0 2025-04-27 1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