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
  • 发挥优势展作为,凝心聚力挑大梁!江苏省政协助力经济大省挑大梁记事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江苏工作予以肯定,希望江苏落实好挑大梁的责任,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

    0 2025-04-13 11:36:00

  • 大抓项目,云南铺展蓝图

    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有序作业,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共享储能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强调:“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云

    0 2025-04-05 09:24:00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贵州黔东南州考察调研

    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考察了黎平县肇兴侗寨,了解当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情况。监制丨申勇记者丨史伟 邢彬摄影丨李铮 张晓鹏 石伟明 段德文 郭鸿 程铖 范一鸣 鄂介甫 陆泓宇录音丨程爱华

    0 2025-03-18 10:44:00

  • 老报纸、茶香和青春——习近平促进中越友好的故事

    2024年8月,苏林就任越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出访就来到中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他会谈时说:“你这次来华首站到访广东,很有意义。”这个安排背后是中越两国深厚的历史渊源。百年前,越南老一辈领导人胡志明赴广州开展革命活动。习近平总书记说,那段峥嵘岁月成为中越两党交往史中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中

    0 2025-04-13 13:42:00

  • 第一观察·瞬间|春天,种下未来

    春和景明、惠风和畅,又是一年植树好时节。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畔,在万物生长的时节,同干部群众一起种下绿色的希望。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新华社记者的镜头记录下这样的温暖瞬间:总书记和少先队员们一起铲土造坑、培土围堰、提水浇灌。明媚春光下,一株株苗木错落有致,鲜艳的红领巾映衬着可

    0 2025-04-05 15:23:00

  • 习言道 | 两会后赴地方,习近平谈到这个“融合”

    中新网3月19日电 题:两会后赴地方,习近平谈到这个“融合”“民族地区要保留自己的特色文化,在文旅融合中更加彰显它的光彩。”3月17日,在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谈到文旅融合的话题。这是今年全国两会后,总书记首次赴地方考察。他在同当地乡亲们交流时指出,“吊脚楼、古寨、非遗乐器、侗族

    0 2025-03-19 16:08:00

  • 王沪宁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主席会议29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主持并讲话。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王沪宁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

    0 2025-04-29 17:11:00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担当有为,心怀家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之二

    在中国经济奔涌向前的发展浪潮中,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既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更有扛牢社会责任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家“要增强爱国情怀,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

    0 2025-04-08 13:43:00

  • 一见·最动人的歌声,是乡亲们的深情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离开侗寨时,侗族群众深情地唱起《侗歌声声唱给党》,表达对总书记的热爱和依依不舍。歌声传递的是民心所向,歌声里的中国生机勃勃。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0 2025-03-19 20:53:00

  • 习语|“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习近平总书记曾以大海为喻,纵论中国经济。我们有底气、有信心,这片大海经受得起狂风骤雨的洗礼,抵御得住贸易寒流的侵袭,终将让世人见证“海纳百川”的从容与坚定。

    0 2025-04-08 2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