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发明的武器有哪些 ?诸葛亮发明了三种武器,诸葛连弩是最弱的一种?

诸葛亮在军事上有三大发明,其一为绊马钉,其二为地雷,其三为诸葛连弩。确切地说,诸葛连弩并非诸葛亮发明,他是对春秋战国和秦汉已有的二发三发连弩进行了改进,所以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描述:“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三国正史言简意赅,但却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些词语也会产生歧义。比如诸葛亮“损益连弩”,有些人说是“损益”是改进,也有人说是类似突击步枪的自动上膛击发,笔者认为应该就是改进,但不知是否准确。

不管怎么说,按照约定俗成的说法,绊马钉、地雷、诸葛连弩的发明权,都被授予了诸葛亮,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诸葛亮发明的这三种武器,哪一种威力最大、实用性更强,如果诸葛连弩真的无坚不摧,诸葛亮伐魏的时候,一次也没有拿出来用过?

在《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中,诸葛亮的三大发明是“亮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木牛流马已经失传,八阵图也被神化,倒不如流传至今的绊马钉、地雷、诸葛连弩广为人知,所以咱们今天只聊这三种武器,为了给予读者诸君更直观的感受,咱们还是以《三国演义》的描述为依据。

我们细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诸葛亮发明了诸葛连弩,但却一次都没用过,只是在临终前传给了姜维:“吾有‘连弩’之法,不曾用得。其法矢长八寸,一弩可发十矢,皆画成图本。汝可依法造用。”

姜维得到诸葛连弩制造方法之后,也只用了一次,看起来威力还不小:“司马师料蜀兵势弱,就来半路击之。直赶到阳平关,却被姜维用武侯所传连弩法,于两边暗伏连弩百余张,一弩发十矢,皆是药箭。两边弩箭齐发,前军连人带马射死不知其数。”

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诸葛连弩的杀伤力,是要用毒药做辅助的,也就是说,单凭箭矢的穿透力,还不足以致命,真正杀死敌兵的,不是锋刃而是毒药,这可能就是诸葛亮伐魏时从不用诸葛连弩的主要原因。

如果诸葛连弩真像电视剧演的那样,不但杀伤力只有单发弩箭的十分之一,就是准确性也要大打折扣,跟抓起一捆箭扔过去差不多——电视剧展现的诸葛连弩,确切地说应该叫“排弩”,箭矢的长度可不是八寸,估计得有二十八寸。

据说诸葛连弩是对付曹魏虎豹骑的利器——箭雨覆盖,能够有效遏制骑兵的集团冲锋。但无论是看《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不曾有过诸葛亮用连弩杀敌建功的记载,这也很好理解:面对重甲骑兵(后汉三国已经有了明光铠,曹丕曾经将其作为重礼赏赐给孙权),只有八寸长的弩箭,破甲能力实在堪忧。

阻遏骑兵冲锋,穿透力不足的诸葛连弩作用有限,所以除了连弩,诸葛亮还发明了一种对付曹魏骑兵的武器——绊马钉。

绊马钉是什么样子的,读者诸君都知道,笔者就不用多介绍了,因为这玩意儿不但现在军队在用,有些缺德补胎店铺还在用。

咱们今天着重要讲的是诸葛亮发明的第三种武器,这种武器在今天仍然是主战兵器,几乎所有的军队都在用,那就是在宋朝就开始大规模装备部队的地雷——近来发掘出不少宋朝的铁壳地雷,好像比“地雷战”中使用的石头雷还要先进。

诸葛亮发明的地雷,似乎应该叫做连环雷,那是诸葛亮压箱底的大杀器:“车中油柜内,皆是预先造下的火炮,名曰‘地雷’。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中用竹竿通节,以引药线; 才一发动,山损石裂。”

火烧藤甲兵,诸葛亮首次使用地雷,在上方谷困住司马懿,诸葛亮再次搬出了地雷:“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草房内干柴都着,刮刮杂杂,火势冲天。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乃下马抱二子大哭。”

盘点完诸葛亮发明的三种兵器,我们发现诸葛亮似乎很少使用连弩和绊马钉,其中原因当然是很复杂的,据笔者个人浅见,诸葛连弩可能是不那么好用,或者一般军队也用不起,就跟二战期间很多军队明知冲锋枪好用却不用的原因是一样的——太费子弹,一个基数的弹药一分钟就打没了。

虽然《三国演义》至少两次提到了地雷,但是后汉三国年间有没有地雷,那也是一个未知数——热兵器的大规模使用始于宋朝,就连唐朝那么高富帅,也只是用马槊陌刀而不用突火枪和地雷,这不是用不起,而极有可能是想用也用不到。

诸葛亮这三大军事发明,我们可以认定的,是绊马钉和地雷确实存在,而诸葛连弩究竟长啥样子,可能再过几十年也未必有人能复原出来——现代人弄出来的“诸葛连弩”,看着跟史书和小说记载的完全不同,以至于笔者到今天也没弄明白:诸葛连弩箭矢只有八寸长,而且射速极高,如何才能保证其杀伤力和穿透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