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09:07:40    

知识产权是指 权利人依法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或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商誉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与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之总称。

知识产权的主要类型包括:

著作权:

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如书籍、音乐、电影、软件等。

专利权:

保护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即对新的技术方案的保护。

商标权:

保护商品或服务的标记,使消费者能够识别其来源。

商业秘密权:

保护未公开的管理、财务、技术、生产等方面的信息,具有商业价值。

地理标志权:

保护某一地区特有的产品,表明其原产地。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保护集成电路中多个元件在三维空间中的配置。

植物新品种权:

保护植物新品种的繁殖材料,如种子、植物等。

这些权利通常是通过申请、审查、批准等程序获得的,并且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能激励创新和创造,促进科技、文化和艺术的发展。

相关文章
  1. 广州公证处:2天速解知识产权纠纷

    近日,广州公证处以高效公证服务助力企业迅速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从证据固定到侵权方主动整改,全程不到48小时,创下知识产权维权新速度,构建起“预防+维权”双轨并行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知名品牌遭遇“李鬼”困扰广州某钢铁企业作为注册商标“广X”的合法权利人,长期深耕市场,品牌价值逾亿元。2024年,该企业发

    0 2025-04-27 10:10:00

  2. 河南省出台办法保障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用制度创新孕育发展“参天大树”

    4月21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实施保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为全国内陆型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探索提供了“河南方案”。  作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河南自贸试验区历经8年发展,已形成615项创新成果,

    0 2025-04-22 11:07:00

  3. 知识产权治理如何适应开源创新

    作者:马一德(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完善与开源创新趋势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促进知识产权的流转和商业化,是新时代科技治理的关键命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近两年,开源创新在具身智能、大模型、6G、

    0 2025-04-15 10:33:00

  4. 河南公开征集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创新企业等

    【大河财立方消息】4月1日,河南省工信厅发布通知,征集河南省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和创新应用。创新平台包括人工智能领域实验室、创新应用中心、创新人才培训基地等。其中,实验室聚焦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应用中心聚焦创新成果推广和促进成果产业化应用,创新人才培训基地主要开展

    0 2025-04-01 16:07:00

  5. 丛立先:善用特色知识产权发展西部

    来源:经济日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个关键点。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西部大开发的创新发展,不同于东部地区的区域化集约化纵深化发展战略,须以“特色”二字为导向。其中,对特色知识产权的认识和

    0 2025-03-20 07: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