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棚改户
棚户区改造(棚改)是一项旨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工程。以下是棚改的几个主要原因:
改善居住条件
棚户区居民通常居住在简陋、环境差的房屋中,存在安全隐患。
改造后,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
完善城市功能
棚户区往往缺乏合理的规划,导致城市功能不齐全,影响城市形象。
改造有助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
优化城市环境
棚户区环境脏乱差,改造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
改造过程中,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
社会公平与公正
棚户区改造关注低收入家庭,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改造后,低收入家庭能够拥有自己的房产,享受更好的居住条件。
促进经济增长
棚户区改造产业关联度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投资和消费。
改造有助于消化过剩产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维护群众权益
改造过程中强调公开透明,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改造需依法进行,确保居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推动城镇化进程
棚户区改造有助于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遗留问题,如城中村和旧房危房。
改造促进了城市更新升级,推动城市向更加现代化、宜居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棚户区改造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它不仅仅关注物质环境的改善,也重视社会公平、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
合力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重庆市属国企晒“出圈”计划
8月19日,在重庆市国资委举行的“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重庆地产品牌发布会上,重庆市地产集团主要品牌晒出“出圈”计划,并现场与11家企事业单位签约开展合作。活动现场。重庆市地产集团总资产超1400亿元,净资产700多亿元。目前,该集团正在打造“1+6+N”品牌体系,即以“重庆地产”为母品牌,串联
-
成都世运会已产生233枚金牌 累计打破18项世界纪录
17日上午,成都世运会赛后新闻发布会在世运会主媒体中心举行,回顾总结成都世运会赛事筹办等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本届世运会,共有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6679名运动员、随队官员和技术官员参赛,参赛规模创世运历史新高。来自全球各地的运动员向全球观众呈现了最高水平的精彩比赛,截至昨日,已产生233枚金牌,共
-
7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有所收窄
国家统计局7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有所收窄——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王中华解读2025年7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2025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有所收窄。一、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7月份,一线城市
-
长沙市第一医院“托管”清水塘街道社区卫生中心 居民就医获得感持续增强
华声在线8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唐璐 通讯员 吴宗谕)“以前看病经常跑大医院,现在家门口就有三甲医院专家问诊。”近日,家住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街道的张阿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完康复理疗后说。2022年以来,清水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长沙市第一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长沙医院)全面“托管”,中心
-
疏通“小堵点” 畅通“大民生”——七里河区以民生小事托举百姓稳稳幸福
清晨,焕然一新的早市里人流穿梭却井然有序,叫卖声此起彼伏;雨后,曾经的低洼易涝点积水迅速消退,道路畅通无阻;街巷中,困扰居民的堵塞管道恢复畅通;头顶疯长的树枝被专业修剪,安全隐患悄然消除……这些悄然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变化,是七里河区以“小切口”聚焦“大民生”,把为民办实事落到群众心坎上的扎实行动。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