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地·微小说|张青:缺油少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08:45:00    

文/张 青

今天休息,看着置物架上摇摇欲坠的报纸杂志,任医生发了愁。平日里,卖废品、遛狗、倒垃圾等琐事,都是老父亲一人承包的。如今,老父亲刚走一个月,这个家竟似无人打理的花园,露出几分荒芜。

老天像是听见了他的心声,吃完早餐他正拎着垃圾去扔,一出大门,迎面碰上了一个黑瘦老人,拎着一大捆废纸皮。任医生赶紧问老人是不是收废品的,老人点头,任医生便领他上了楼。

待任医生打开家门,老人突然说:“你是任大夫的儿子吧?上次卖废品,还是你爸……”得知我父亲去世的消息,老人兀自红了眼圈,一边打包废品,一边跟任医生唠上了。

“大前年春天,我老伴受了风寒,整宿整宿地咳,药吃了一大堆也不管用,夜里只能斜靠在床头那么熬着。还是你爸,那天听我一说,当时就说……”老人还没说完,任医生已顺口接话:“沉疴下猛药。”老人一愣,连连点头:“就是这话!你爸随我上家去,给我老伴号了脉,开了药方。我去药店抓了药,回家煎了。老伴喝了滚烫的汤药,当晚就能躺平睡了。”

老人收拾一番后,拎着废品走了,把一屋的寂静又留给了任医生。

任医生一边扫着地,一边想着父亲。老人家在老家做了一辈子乡村大夫,十里八村的人头痛脑热的都找父亲治,乡邻们有了纠纷也爱找父亲评个理。十年前,他把老人家接到身边一起住,进门当天,他媳妇对老人家嘱咐:“爸,没事千万不能把陌生人带家里来,不安全。”父亲做人讲究,拿儿媳妇当客,这么些年,一直谨守着儿媳妇定下的规矩。

只是漫漫长日,爱热闹的父亲被困在这高楼里,是如何打发时间的呢?任医生想到这里,不由感激地把眼光投向“拖把”。

“拖把”是一只小比熊犬,女儿上大学那年买的,转眼三年过去了,任医生想,一直都是老父亲带着“拖把”去遛的,自己竟一次都没带狗下过楼。“拖把”跟任医生对上了眼光,立刻跑过来,尾巴摇得像螺旋桨,任医生笑着说:“‘拖把’,我们出去玩。”

进了小区花园,“拖把”走走嗅嗅,到处撒欢。突然间,“拖把”猛地拽紧了绳子。顺着它的方向,任医生看见了一只雪白的萨摩耶,萨摩耶身后,是一位慈眉善目的大爷。

两只狗见面,亲热得不行,追着尾巴转圈。大爷笑着对任医生说:“别担心,阿果不会欺负‘拖把’的,它们天天在一起玩。”

于是,两只狗在前,两人在后,人随狗走。大爷手里盘着核桃,对任医生说:“去年,阿果的腿突然瘸了,带去宠物医院,拍片验血照B超,花了小二千,硬是啥毛病没查出来。回来后,你老爸抱着阿果,把瘸腿仔仔细细摸过,说是它脚丫扎了碎玻璃。夹出玻璃碴,擦点碘酊,好了!要不怎么说高手在民间呢。”

说话间,两只狗来到一片草坪趴下了,任医生便和大爷也坐到花坛边休息。大爷说:“你爸在的时候,我俩总坐这儿闲聊,你看前面那棵树,还是你爸种的呢。”

任医生吃惊地打量着眼前的树——他记得,这棵榕树原本长在他家阳台的小花盆里,遒劲的树根把花盆撑破了,父亲便说:“这树困在花盆里,怪憋屈的,我把它栽到小区花园吧。”

如今,阳光下,这棵榕树油绿的枝条和棕褐的气根摇曳生姿,一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得意劲儿。绿叶在风中哗啦啦地响着,任医生竟似乎听到了父亲爽朗的笑声。他和大爷对视一眼,也笑了。

中午,任医生打算和父亲一样,煮碗面条混一餐。他记得父亲煮的面,大碗、宽汤、少面,根根分明,利索清爽。父亲总是嫌弃任医生煮的面,说是缺油少盐,还一大坨。

烧开了水,刚把面下锅,门铃响了,任医生换成小火,去开门。

门外站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拖把”见了男孩,立刻上前又蹭又舔又哼哼,跟见了亲人似的。男孩蹲下来摸着“拖把”的头,仰脸问任医生:“爷爷呢?”

任医生愣了一下,也蹲了下来:“爷爷……爷爷回老家了。”

男孩从身后拿出一个玩具,眼巴巴地望着他:“又坏了,你会修吗?”

这是一个手工木制云梯,云梯有两节云臂,云臂间用螺丝铆紧。任医生试了试,应该只是螺丝滑丝,云臂耷拉下来了。

“我试试。”他笑着说。

男孩指着电视柜:“第二个抽屉。”

“什么?”他没听懂孩子的话。

男孩几步跨进来,一把拉开电视柜正中的抽屉——各种型号的螺丝刀、螺钉、螺帽整整齐齐地码在抽屉里。

任医生忍不住笑了,他先用螺丝刀松开已经滑丝的螺钉,再从抽屉里找出新零件,一一拧紧。许是用力过大,新接好的云臂略有些错位。

男孩接过云梯,皱眉打量了几眼,走到门口,又追了一句:“我等爷爷回来再来修。”

男孩走了,室内复又寂静。

厨房里的面锅咕嘟嘟响着,任医生冲进厨房捞面,果然又是缺油少盐,还一大坨。任医生不由失笑,心说:“爸,您这是点我呢!”

挑一筷子面送进嘴里,任医生的眼泪已落进了面碗。

原文载于《羊城晚报》2025年5月21日A7版

相关文章
  1. 遭受家暴的女孩如愿“换爸爸”

    “孩子眼里的光又回来了。”不久前,陕西省汉阴县检察院检察官来到13岁女孩小夏(化名)家回访时,她正在院子里给新种的向日葵浇水。3个月前还蜷缩在墙角瑟瑟发抖的小姑娘,此刻蹦跳着展示爷爷新买的画具。此前,该院通过启动民事支持起诉程序,推动法院制发了人身安全保护令、撤销了家暴父亲的监护权,联动多部门共筑未

    0 2025-05-21 15:30:00

  2. 花地·微小说|张青:缺油少盐

    文/张 青今天休息,看着置物架上摇摇欲坠的报纸杂志,任医生发了愁。平日里,卖废品、遛狗、倒垃圾等琐事,都是老父亲一人承包的。如今,老父亲刚走一个月,这个家竟似无人打理的花园,露出几分荒芜。老天像是听见了他的心声,吃完早餐他正拎着垃圾去扔,一出大门,迎面碰上了一个黑瘦老人,拎着一大捆废纸皮。任医生赶紧

    0 2025-05-21 08:45:00

  3. 男孩在病床上和全班拍毕业照,次日不幸离世

    近日,一张特殊的毕业合影引发关注。5月17日早晨,四川南充,初三某班全体同学搬着板凳来到仪陇县总医院的广场上,站好队列拍摄毕业照。队列中间是一张病床,病床上的男孩戴着氧气罩,同样穿着校服。不少网友被这一幕感动,纷纷表示“这是最珍贵的记忆,一个都不能少”“课本里学不到的一课”。然而,就在毕业合影的次日

    0 2025-05-19 09:29:00

  4. “认干亲养老”爆火:年轻人找靠山,老年人买陪伴?

    文 | 显微故事,作者 | 唐果,编辑 | 蔡玉最近,“认干妈,为你养老送终”之类的帖子在社交平台频繁刷屏。颠覆传统认知的背后,是老龄化社会下的情感供需错配。独居老人(无子女、丁克或空巢)精神孤独渴望陪伴,而年轻人则因房价、职场压力、异地漂泊等因素渴望情感支持与资源互助。双方各取所需,在虚拟与现实之

    0 2025-05-12 16:06:00

  5. 医生告诫:过了70岁的人,宁可每天躺到中午再起,也别总去做这3事

    70 岁后别再盲目 “折腾”!这 3 件事正在悄悄拖垮老人身体清晨六点的公园,李大爷弓着背在跑道上奋力迈步,膝盖发出的 “咔咔” 声混着喘息声。三个月后,他扶着拐杖走进诊室,膝盖肿得像熟透的馒头 —— 曾经引以为傲的晨跑习惯,如今成了折磨他的 “罪魁祸首”。在老年病门诊,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那些

    0 2025-05-11 1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