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保德信尊合87个月债券财报解读:份额微涨0.00007%,净资产增长2.9%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2025年3月31日,光大保德信尊合87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基金在过去一年中,基金份额总额微涨,净资产有所增长,净利润实现提升,同时管理费等费用也维持在一定水平。以下是对该基金年报的详细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盈利增长,资产规模扩大
本期利润与已实现收益上升
2024年,光大保德信尊合87个月债券本期利润为360,915,462.76元,较2023年的337,319,800.84元增长了6.99%;本期已实现收益为360,915,462.76元,2023年为337,319,800.84元,增长幅度同样为6.99%。这表明基金在2024年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年份 | 本期利润(元) | 本期已实现收益(元) |
---|---|---|
2024年 | 360,915,462.76 | 360,915,462.76 |
2023年 | 337,319,800.84 | 337,319,800.84 |
变动幅度 | 6.99% | 6.99% |
基金资产净值增长
2024年末,基金资产净值为8,419,270,165.74元,相比2023年末的8,182,359,562.23元,增长了2.90%。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418,956,267.99元,较2023年末的182,045,671.10元大幅增长130.14%。
年份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 | 期末可供分配利润(元) |
---|---|---|
2024年末 | 8,419,270,165.74 | 418,956,267.99 |
2023年末 | 8,182,359,562.23 | 182,045,671.10 |
变动幅度 | 2.90% | 130.14% |
基金净值表现: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各阶段表现优于基准
过去一年,该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46%,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32%,超出基准0.14个百分点;过去三年,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3.6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2.94%,超出基准0.75个百分点;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0.15%,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9.03%,超出基准1.12个百分点。
阶段 | 份额净值增长率①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 - ③ |
---|---|---|---|
过去一年 | 4.46% | 4.32% | 0.14% |
过去三年 | 13.69% | 12.94% | 0.75%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 20.15% | 19.03% | 1.12% |
投资策略与运作:侧重高安全性债券
配置高安全性债券
2024年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尽管二、三季度面临增速放缓压力,但四季度在政策刺激下有所好转。本基金根据相关法律文件要求,配置到期日不超过基金下次开放日的政策性金融债等高安全性债券品种,力争赚取较为稳定的票息收益。
宏观经济展望:国内经济基础稳固
内需将成增长关键
展望2025年,尽管海外宏观环境面临一定不确定性,但国内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的特点没有改变。预计净出口对增长的贡献可能有所减弱,内需对增长的贡献率还将进一步提高,投资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消费品、工业品价格全年将呈现温和回升,宏观政策与企业利润、居民收入等将实现更良性循环。
费用情况:管理费与托管费稳定
管理费与托管费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12,389,786.22元,较2023年的12,314,126.67元增长0.61%;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4,129,928.73元,较2023年的4,104,708.83元增长0.61%。基金管理费按前一日的基金资产净值的0.15%的年费率计提,基金托管费按前一日的基金资产净值的0.05%的年费率计提。
年份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元)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元) |
---|---|---|
2024年 | 12,389,786.22 | 4,129,928.73 |
2023年 | 12,314,126.67 | 4,104,708.83 |
变动幅度 | 0.61% | 0.61% |
投资组合:债券投资占主导
固定收益投资占比99.49%
期末基金资产组合中,固定收益投资金额为15,167,103,333.15元,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为99.49%,其中债券投资15,167,103,333.15元,占比99.49%。金融债券公允价值为10,720,267,165.98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127.33%;其他债券公允价值为4,446,836,167.17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52.82%。
项目 | 金额(元) | 占基金总资产比例(%)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固定收益投资 | 15,167,103,333.15 | 99.49 | 180.15 |
其中:金融债券 | 10,720,267,165.98 | - | 127.33 |
其他债券 | 4,446,836,167.17 | - | 52.82 |
份额持有人结构:机构占主导
机构持有比例高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246户,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100.00%。其中,浦发银行持有3,000,134,000.00份,占基金总份额的37.50%。基金管理人所有从业人员持有215.02份,占基金总份额比例为0.00% 。
持有人类型 | 持有份额(份) | 占基金总份额比例 |
---|---|---|
机构投资者 | 8,000,313,500.00 | 100.00% |
其中:浦发银行 | 3,000,134,000.00 | 37.50% |
基金管理人从业人员 | 215.02 | 0.00% |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基本保持稳定
份额微幅增长
基金合同生效日基金份额总额为8,000,313,846.66份,本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8,000,313,891.13份,本报告期基金总申购份额6.62份,总赎回份额为0,本报告期期末基金份额总额8,000,313,897.75份,较期初增长0.00007%。
时间 | 基金份额总额(份) | 变动情况 |
---|---|---|
基金合同生效日 | 8,000,313,846.66 | - |
本报告期期初 | 8,000,313,891.13 | - |
本报告期期末 | 8,000,313,897.75 | 增长0.00007% |
风险提示
- 信用风险:尽管基金管理人通过多种方式控制信用风险,但仍存在交易对手违约或证券发行人违约的可能性,导致基金资产损失。
- 流动性风险:若出现单一投资者集中赎回,可能对基金的流动性造成冲击,影响剩余投资者的赎回办理,同时可能导致基金资产净值波动,影响投资运作和收益水平。
- 利率风险:虽然目前市场利率变动对本基金资产净值无重大影响,但未来利率波动仍可能影响基金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
法治在线丨直播助力“躺赚钱”?警方揭开27亿直播传销骗局
网络直播带货大家并不陌生,但是您听过不用自己下场,只需助力一下别人,就能从直播带货里分得巨额收益的好事吗?现在大屏幕上的这个“直播看客”,就是号称可以这样获利的直播平台,如果有人不相信,还可以去实地考察,在他们的网络直播间里,每天都有网络主播在卖力卖货,屏幕上不断跳出最新的销售额。看到这样红火的行业
-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八大信号!权威解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关键时点召开的重要会议释放出诸多信号,上海证券报记者火线采访了多位专家进行解读。信号一:提出“四稳” 将“稳企业”置于重要地位会议指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与此前‘六稳’‘六保’比较,‘四稳’中的就业预期仍然被高度重
-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真金白银”惠企利民 财政打出“组合拳”——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九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 题:“真金白银”惠企利民 财政打出“组合拳”——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九新华社记者申铖、李雄鹰、向定杰财政政策相机抉择、因势而动,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落实好去年出台的一批财政政策的基础上,今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国债、地
-
盘活资产约9415平方米,10个文旅项目签约进驻老城古城片区
25日,洛阳老城古城片区第十二批进驻企业集中签约,10个项目正式签约进驻。据悉,此次签约的10个项目总投资额约9882万元,总建筑面积约9415平方米,涵盖了酒店、餐饮、文创等多元文旅业态。此次签约的洛阳鼎阳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将在丽景门安乐北街区域打造集餐饮娱乐、文化剧院、酒店住宿于一体的文商旅综合
-
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即将开赛,“人形”含量第一的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份额再创新高
午后机器人板块延续强势表现,截至14:10,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3.7%。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将于近日举办,本次活动涵盖越野、球类等竞技项目以及搬运、救援等应用场景,将展示人形机器人的感知与决策能力。此外,宇树科技、小米人形机器人、乐聚机器人等相关负责人也将参与,预计就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瓶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