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AI技术与化工安全应急知识 鑫海化工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
融合AI技术与化工安全应急知识
鑫海化工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
河北日报讯(记者戴绍志)日前,由河北鑫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百度智能云研发的鑫海化工大模型正式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成为河北省首个合规落地的化工行业大模型。
鑫海化工大模型是沧州市承接的首批行业垂直大模型之一。这个大模型,新在哪儿?
“该大模型聚焦化工安全生产核心痛点,深度融合化工机理与应急知识,是全省首个深度融合AI技术与化工安全应急知识的垂直大模型。”沧州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大模型将服务于化工生产全流程工艺,预测生产问题,及时给出调整方向与应对策略,降低工艺损耗和事故风险,不断提升生产效益。
将大模型应用到工业控制领域,在全国范围内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每一步都需要摸索前行。经过近半年的反复研究与试验,2024年底,鑫海化工大模型成功上线。
高效的场景应用,是这个大模型的重要功能。
4月10日,记者走进河北鑫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在企业大数据智能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新研发的数字人进行化工知识培训,让它成为精准服务化工行业的“超级智慧大脑”。
“多年来,作为沧州市绿色化工行业的代表企业之一,鑫海化工积累了海量的运行数据,规模庞大、类型繁杂,而大模型成为开启这座数据宝库的关键钥匙。”河北鑫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何晓光说。
何晓光表示,在鑫海化工大模型中,他们注入了安全方面的300多条法规,以及8000多个行业内的安全问题,对于安全方面的问题大模型能够给予快速准确完整回答。
截至目前,该大模型已经完成化工知识智能问答场景、设备预测性运维应用场景、应急演练辅助场景等3项场景应用,累计解答5万多个问题,准确率达98%。
在化工知识智能问答场景中,可为化工行业提供高效、精准的问答服务。其核心功能是理解用户输入的化工领域问题,生成可靠答案或解决方案,有效提升效率与精准度,降低风险与成本。
通过设备预测性运维场景应用,对设备运行数据、环境参数和历史维护记录进行深度分析,实现故障预警、寿命预测和运维策略优化,从“事后维修”转向“事前预防”,提升设备可靠性与安全性。
此外,在应急演练辅助场景中,利用大模型的技术能力,结合自然语言处理、知识推理和实时决策支持等功能,为应急管理领域的演练流程提供智能化支持。
该公司还将把大模型应用到能耗智能优化、生产过程控制等22个场景,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今年年底前,该公司计划完成AI驱动工艺数字孪生场景、称重无人值守、泄漏智能监测、智能辅助办公等场景应用。
“未来,大模型的应用将对公司降低能耗等起到重要作用,单装置能够提升每年超过千万元的收益。”何晓光说,公司还将持续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大模型的智能程度和适配能力,灵活应对各类化工场景与复杂生产条件。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
金耀基:大学要像追求“真”一样追求“善”和“美”
(金耀基 图/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方迎忠)2025年情人节,学者金耀基刚满90岁。他走路时步履见慢,需要一根拐杖,但谢绝旁人的搀扶。除此之外,无论是握手的力度,或是清晰的谈吐,都让人对这一数字难以信服。2004年,自香港中文大学(以下简称“港中大”)校长的职位上退休后,他终得空闲,第一时间拿起了毛笔,
-
从研发生产到销售 人形机器人产业全方位加速
人形机器人能在运动赛场上加速奔跑,背后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的飞速发展。过去一年间,我国人形机器人从研发制造、到销售出货,各个环节都跑出了“加速度”。刚刚结束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共有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带着新品参展,仅仅一年参展企业数量就接近翻倍。现场最直观的变化,是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变得更强、
-
具身智能Scaling Law缺失:机器人界的"摩尔定律"何时诞生?
文 | 日晞野望,作者|咸闲8月9日,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演讲台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谈论到目前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存在的RL Scaling Law问题,他认为现在的机器人在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时,往往都是需要从头开始研究以及教学。而在未来更加希望的是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去不断学习,使得他们的学习速度更加
-
国家数据局:我国网民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新黄河客户端北京8月14日电(记者李运恒) 8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在会上介绍,当前,我国网民数量达到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9.7%;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
-
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
河北新闻广播2025-08-14 13:06:43据新华社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8月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