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经济学家问卷调查显示: 一季度经济增速不低于5% 股市汇市有望保持韧性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孙璐璐 江聃
近期,证券时报发起“时报经济眼:2025年一季度经济学家问卷调查”。受访者包括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知名院校的权威经济学家。该项问卷调查旨在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以期为下一阶段稳定经济大盘提供决策参考。
本期问卷邀请受访经济学家回顾一季度经济运行,展望二季度内外部经济形势,建言下一步宏观政策施策。截至4月14日,共收集到57份答卷。本期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看好一季度经济增速不低于5%,二季度股市、汇市有望保持韧性,预计美国滥施关税将显著加剧美国自身通胀压力。短期来看,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将造成一定压力,二季度有必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受访经济学家建议,未来增量财政政策可以考虑加力扩围减税降费。
预计首季经济增速不低于5%
股市表现评价中性偏积极
2025年一季度,随着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步落地,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在本期调查中,超六成(63.2%)受访者认为一季度经济运行平稳适度。多数受访者看好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实现5%及以上增速水平。其中,47.4%的受访者预计经济增速在5%至5.2%区间,17.5%的受访者预计在5.2%及以上。
今年以来,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对于一季度财政、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各有47.4%和45.6%的受访者评价“适度”。近三成(26.3%)受访者认为财政政策实施力度较强。
今年一季度,A股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车等概念股表现强势。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市场的发展质量和稳定性不断增强。八成(80.7%)受访者对一季度股市表现的打分不低于3分(满分5分,分数越高代表市场表现越好),反映出受访者对一季度股市表现的评价为中性偏积极。其中,有40.3%的受访者打3分,35.1%的受访者打4分。
预期股市汇市保持韧性
国际金价高位震荡
近期,美国滥施关税导致全球金融市场震荡,中国股市、汇市则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内在稳定性。展望二季度,多数受访者相信股市、汇市将继续保持韧性。
面对外部风险扰动,中国版“平准基金”主动作为,多部委密集施策,体现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坚定决心。本期调查中,多数受访者认为二季度股市景气度将维持中性,其中四成(40.3%)受访者打3分(满分5分,分数越高代表景气程度越高)。
“中国经济保持较强韧性、资产价格稳定向上,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对于外部不确定性的挑战未雨绸缪、沉着应对。”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指出,在国内经济基本面、政策托底叠加估值等多重优势加持下,“中国资产重估”逻辑或将延续。
4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加大,但一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依然稳定。展望二季度汇率走势,过半(56.1%)受访者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部分时间将处在7.2至7.4区间,超三成(33.3%)受访者预计汇率区间将在7.4至7.6。
“人民币汇率虽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但后市汇率仍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稳定。”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经济基本面向好为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奠定良好基础。人民银行在一季度已明确释放稳汇率信号,我国目前拥有较为丰富的汇率管理工具。
美国滥施关税扰动全球市场的同时,也冲击着本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本期调查中,八成(80.7%)受访者指出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将显著加剧美国通胀压力,导致美国经济滞胀。
在避险情绪和全球央行购金行为的驱动下,国际金价近期不断突破历史新高。过半(56.1%)受访者预计,金价将在3000美元/盎司左右高位震荡,四成(40.4%)受访者相信未来金价将继续显著上涨。
二季度经济或短期承压
建议财政货币政策加力
短期来看,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造成一定压力。超八成(82.5%)受访者预计,二季度经济运行将有所承压。根据本期问卷结果编制的2025年二季度“证券时报经济预期热度指数”环比有所下行。多位受访者向证券时报记者强调,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预计二季度内需潜能会继续释放,但动能可能放缓。”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证券时报记者说,除外部不确定性扰动外,房地产市场销售热度能否持续恢复还需要观察。
今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迎来传统销售旺季,延续回稳态势。超六成(64.9%)受访者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虽整体未达到止跌企稳拐点,但一线城市拐点已到。随着楼市“小阳春”逐渐结束,过半(56.1%)受访者预计二季度房地产销售热度较一季度将小幅回落,三成(31.6%)受访者认为将与一季度的销售热度基本持平。
目前,各项扩内需举措正不断发力见效,不断激发我国内需潜力。有61.4%的受访者对于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表示“心动”,其中24.6%的受访者已经参与到以旧换新活动中。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做好二季度和下一步经济工作尤为重要。在多数受访者看来,二季度宏观政策应持续加力、更加给力。
谈及可出台实施的增量财政政策,超七成(71.9%)受访者建议加力扩围减税降费政策,或进一步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超六成(63.2%)受访者建议一次性显著提高中低收入群体补贴标准;近半数(47.4%)受访者呼吁进一步上调财政赤字率。
展望后续货币政策实施,超八成(82.5%)受访者认为可考虑择机开展降准或降息。“这是对冲外部波动有力手段之一,有助于激发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扩投资促消费,提振市场信心。”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
新华鲜报|“数字中国”10周年!中国数字经济加速跑
数字中国”10周年,中国数字经济“成绩单”亮眼!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同比增长2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左右;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建成5G基站425.1万个……2025年恰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4月29日在福建福州开幕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一连串
-
美关税回旋镖持续:节日鲜花凉了、超市货架空了、医疗供应链崩了
近日,美政府滥施关税政策的影响持续发酵,美国多个行业受到冲击。母亲节临近,美国花卉行业陷入“旺季不旺”的困境,进口鲜花及包装材料成本激增,多地花店面临涨价与客源流失的双重压力。与此同时,关税冲击波正蔓延至消费品和医疗领域,美国零售业面临物价上涨与“空货架危机”;民众纷纷转向二手店,二手市场交易量飙升
-
国际观察: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正在走进死胡同
郑韬长期以来,美国习惯将世界看作弱肉强食的丛林,让世界为自身特权“买单”。近来美国政府更是变本加厉,将美国内部问题引发的困境归咎于外部世界占美国便宜,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经济体加征关税。美国“自己生病强迫别人吃药”的霸道做法损人害己,招致内外广泛批评,这条路注定越走越窄、陷进死胡同。美国所谓“对等
-
央行邹澜: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北京商报社(记者 和岳)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4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力支持实体经济;同时,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外汇市场的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加强
-
【生态环境周观察】光伏龙头晶澳科技暴亏46亿;宁德时代发布新一代钠电池;特朗普煤炭复兴政策或加剧产业工人尘肺病问题
【生态环境周观察】是钛媒体旗下的特色周报产品,旨在将每周全球生态环境领域最重要的政策、事件、讨论、数据呈现在读者面前,用最真实、前沿的信息,捕捉我们身边微小而重要的变化。环球同此凉热,视野点亮未来。政策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4月25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