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南阳老行当丨66岁老裁缝 一尺一剪裁时光 一针一线守匠心
老一辈人的记忆里,一定有去裁缝店做衣服的场景,缝纫机发出的嗒嗒声,裁缝师傅脖颈上挂着软尺的模样深入人心,缝纫机更是那个时代结婚必备的三大件之一。如今,随着时代变迁,市场上各式各样的衣服琳琅满目,人们大多选择购买成衣。
传统的裁缝手艺人逐渐稀少,然而,仍有一些老裁缝店在坚守。4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城区光武大道与明山路交叉口西北角,见到了已从事制衣行业48年的裁缝师傅陈海安。
30年前 每天能做30件衣服
今年66岁的陈海安,腰杆笔直,精神矍铄,脖子上悬挂着软尺,正聚精会神地用剪刀“咔嚓、咔嚓”裁剪着布料。店铺虽然不大,但是裁剪间、布料间、缝制间等布局紧凑。看到记者过来,他笑容可掬,立马停下手里的活计,热情地打起招呼。
“这一行业,受成衣冲击很大,现在不容易啊。”陈海安说,1988年到2000年期间,是定做衣服生意最好的时候,当时平均每天能做30件衣服,现在平均每天做6件左右。如今,人们定做衣服更注重的是品质,讲究工艺及精细程度。
记者看到,在裁剪台上,陈海安已裁剪好了8件衣服,准备开始缝制。“还有10多件没来得及剪。”他说,制衣是一项专业性强的技术活,选布、量体、裁剪、缝制、熨烫、整理,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说话间,60多岁的李女士专门从白河南赶过来:“我想做一条裤子,我胯部比较低,基本上裤子都需要定做,听朋友介绍这里做得不错,今天专程过来的。”
陈海安带着李女士来到布料间,只见真丝、麻料、醋酸面料等应有尽有。选完布料,陈海安弯腰下蹲,娴熟地为李女士量出精准尺寸,耐心沟通,并详细记录。“给您优惠20元,裤子做下来160元,8天左右,您记着过来取。”

量体
李女士刚付完定金离开,老顾客余女士也来到店里。“我的腰裙做好了吧。”气质优雅的余女士开心地问道。陈师傅一边递上裙子一边答道:“好了,穿上试试看合适不?”余女士穿上新做的腰裙转了一圈,高兴地说:“太合适了,不愧是老师傅。”
“我的衣服、女儿的衣服这么多年都是在这里做的,几十年的老店了,手艺一流。”余女士说,她已经在陈海安这里做了30多件衣服。
手艺过硬 从扬州到南阳扎根
“这么多年来,全靠老客户照顾生意。”陈海安欣慰地说,老手艺赢来了不少回头客。
陈海安的老家在江苏扬州。1977年,18岁的他高中刚毕业,“当时,还是物资匮乏的年代,作为一名农村孩子,为了生活,就要选择一门手艺。”陈海安说,毕业后,他就跟着一位师傅学习裁缝,那个时候学徒是没有工资的,学了整整3年,才刚刚能出道,手都不知道被缝纫机扎破多少次。

选布
那时,只有在过年或者有人结婚的时候,家里才会做上几件衣服,以中山装、唐装为主。每当这个时候,他会担着蝴蝶牌的缝纫机上门为人家做衣服,“一天能挣8毛钱”。
随着改革开放,经扬州当地一位业务员介绍,陈海安选择来到南阳城区发展。“金角银角比不上城角!”陈海安说,他出生在农村,来到南阳这座城市,肯定比在农村强。1983年,他在南阳城区“防爆口”附近开起了制衣店。
“刚开始来有点水土不服,再加上口音不同,有一次因为口音问题导致做出来的衣服尺寸不合适,还赔过人家一件衣服。”回忆起刚来到南阳的情景,陈海安记忆犹新,那时做一条裤子能挣1.2元,“为了赶制衣服,都是通宵干活”。
凭着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手艺过硬,陈海安的生意慢慢好起来,生意最好的时候店里有12名员工。“曾经,每月缴纳工商税、国税、地税等费用,超过200元。后来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后,各项费用都免了。”陈海安说,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他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实惠。
一把剪刀 匠心传承40余载
在缝制间,只听见缝纫机嗒嗒作响,两名工作人员正赶制衣服。正在忙碌的王蓉梅已经跟随陈海安20多年了。
“陈师傅为人实在,我之前在厂里做衣服,后来就一直在陈师傅这里,跟着他,干活很开心。”王蓉梅告诉记者,旗袍、连衣裙、西服、羽绒服、羽绒被全都能做,这么多年下来,只要是这附近的居民,没有人不知道陈师傅手艺好。
“陈师傅从外地来到南阳打拼,凭着一把剪子养活了一家人。”王蓉梅说。

裁剪
陈海安扎根南阳42年,一直干裁缝。陈海安说,他其实更喜欢南阳人的淳厚朴实,在这里结交了很多朋友,从最开始的水土不服,到现在爱上了南阳这方水土,他收获的一切都是南阳人给予的。
“这么多年下来,我教过40多个徒弟,有一个徒弟还在广东开了服装公司。”陈海安说,是这门手艺养活了他,现在他更愿意把自己的技术免费传授给喜欢这一行的人。
“我的孩子都是喝着南阳水长大的,如今都已在南方定居生活,妻子也去帮忙带孙子了。”陈海安说,“孩子们觉得我岁数大了,想让我歇歇,但是在南阳生活了42年,奋斗了42年,在这里过得很开心,我舍不得离开南阳。”
在两个多小时的交谈中,记者发现,这位66岁的老匠人,始终以满腔的热情迎接顾客,以其精湛的技艺为顾客量体、裁剪,没有丝毫懈怠。他手中的剪刀仿佛拥有了生命,穿梭于布料之间,而那把已陪伴他42载的弧形尺子,更是见证了他对传统手艺无尽的执着与热爱,展现着匠人精神的深厚底蕴。(全媒体记者 李辉 文/图)

编辑:王冕 初审:赵林蔚 终审:黄星
-
人挤人的暑假,这座云南小城避暑也避世
在大多数外省游客看来,位于“避暑大省”云南的小城——普洱——存在感并不算高。但也因此,这里没有汹涌的人潮、商业化严重的古街,有的是绿意盎然的山林、茶与咖啡的香气,以及动植物的蓬勃生机。如果想要寻找一个气候清凉,能真正让身心静下来的避暑地,云南普洱必定是个绝佳的选项。喝茶、品咖、看山间云海……在普洱,
-
安徽举行高招录取开放日活动
据安徽日报报道 7月26日,安徽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开放日活动举行。部分高考考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受邀参观高招录取现场,了解高招录取工作基本情况。我省录取工作从7月8日正式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顺利完成普通类本专科提前批、三个专项计划、艺术类本科批、体育类本科批的录取工作。7月25日起,我省高招
-
汪苏泷、张碧晨,凌晨发声!
近日,有网红博主发表言论称“张碧晨是《年轮》唯一原唱”,引起网友热议。7月25日凌晨,张碧晨工作室发布声明:近日,网络上关于歌曲《年轮》的相关言论引发了不必要的争议与误解。为正视听,也为维护张碧晨女士作为该作品唯一原唱的合法权益,我们郑重说明:声明中强调2015年6月15日,《年轮》作为电视剧《花千
-
网购货不对板 网格员与直播平台沟通完成退货
本报讯(记者 李涛)老人在直播间买了几件衣服,收到后发现材质与主播所说相差很大。老人不想要了,商家却以折扣商品为由拒绝退款。近日,网格员与直播平台沟通,帮老人完成退货。 69岁的周大娘住在万科蓝山小区,儿女都在外地,常通过网购将生活用品寄来,老人觉得网购挺方便,也想尝试。没想到,头一次用就遇到
-
实践日记丨辽宁理工学院师生的追“锋”之旅
【来源:抚顺交通广播】七月流火,蝉鸣渐起,辽宁理工学院师生踏上“重走雷锋路 青春报国行”专项实践之旅。他们怀揣赤子之心,循着雷锋的足迹,来到辽宁省抚顺市,走进街巷阡陌、深入田间地头,从纪念馆的玻璃展柜到阡陌纵横的田野,他们感受着雷锋精神跨越时空的生命力,那是融入血脉、扎根大地的永恒力量。下面这些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