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景德镇还早300年!在芜湖繁昌窑,探寻古瓷“二元配方”工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5:37:00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到瓷窑遗址,十分震撼。”4月16日,2025全国主流媒体芜湖行活动采访团成员来到芜湖市繁昌窑考古遗址公园。在繁昌窑遗迹展示馆里,古遗址原状保护展示设施真实震撼,让采访团成员近距离看到1号窑、2号窑的全貌,了解投柴孔、倒塌窑墙、泥池遗迹背后的历史。

作为五代至北宋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唯一专烧青白瓷的大型瓷窑遗址,繁昌窑遗址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三五”时期的大遗址保护项目。

“我们窑址主要分布于繁昌主城区西南郊,西郊为骆冲窑,南郊为柯冲窑、姚冲窑和半边街窑,窑业遗存100万平方米。”工作人员介绍,繁昌窑是唐宋时期白瓷南传“前哨站”,具有江南翘楚的重要地位。

“专家考证,繁昌窑是我国最早大规模开始生产青白瓷的窑厂之一。”工作人员告诉采访团记者,经科学检测,繁昌窑创造性地运用瓷石加高岭土“二元配方”制瓷工艺,比景德镇使用这一工艺早300年,是江南传统手工业的经典代表。

“大家眼前的1号窑是平焰龙窑,也是繁昌窑从创烧到废弃全过程的代表。”工作人员介绍,龙窑是古代南方最流行的一种窑炉形式,依山势而建,形状似龙,由此得名。其中,1号窑窑床前缓后陡,窑炉现存操作间、火膛、窑室和窑门,除窑顶和窑尾外整个窑体保存较好。

该窑曾经历三次大规模修整,最内层窑墙上,当年柴火灼烧留下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这种黑色玻璃状物质称为‘窑汗’,是松木在窑火中发生理化反应的产物,最终附着在窑壁上形成独特的釉层。”

值得关注的是,繁昌窑曾参与古代外销,成为公元十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例证。2022年12月,繁昌窑遗址成功通过国家文物局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目前,该遗址已发现龙窑30到40座,其考古价值和历史意义正不断被挖掘阐释。

相关文章
  1. 女子赤脚踏入4.8亿年“地下水晶宫晶花池” 拍照,当地官方回应→

    4月27日,贵州道真县一招商考察团队女子赤脚进入奥陶纪晶花池拍照,引发生态保护争议。据了解,事发晶花池位于大磏镇一处因水利工程意外发现的奥陶纪白云岩洞穴内。洞穴位于4.8亿年的奥陶纪地层,水质纯净,被专家称为“洞穴沉积物基因库”。当事人陈女士称事发4月7日,她所在的团队进入晶花池区域前已脱鞋行走。陈

    0 2025-04-28 10:59:00

  2. 华南降雨频繁 月底前后南北方多地气温将创新高

      未来三天(4月27日至29日),华南降雨频繁,其中今天和后天雨势较强,部分地区有暴雨,并伴强对流天气,需注意防范。气温方面,今天,北方多地将有降温,之后气温迅速反弹。4月底至5月初,南北方多地气温将创今年以来新高。  华南降雨频繁部分地区有暴雨 西藏四川部分地区雨雪连连  昨天,江南、华南等地部

    0 2025-04-27 14:19:00

  3. 新华全媒+|探访西藏那曲海拔4500米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 4月25日,那曲市色尼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为老人理发。 在西藏那曲市色尼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0岁以上的老人不分户籍、不分民族,每天只需缴纳20元的餐费,就可以享受午餐、晚餐,以及棋牌、舞蹈、理疗、健身等14项暖心服务。 2020年12月22日,那曲市色尼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式开

    0 2025-04-26 16:13:00

  4. 长江安徽芜湖段:无人机为航行中船舶配送物资

    光明日报记者 马荣瑞 光明日报通讯员 季鲲“我网购了两包大米和一包纸巾,没想到船只不进锚地、不停船,使用无人机很快就把物资送到了我手上!”高效率的配送服务,令苏顺158船员李春红惊喜不已。4月17日上午10点,货船苏顺158沿长江航道经安徽芜湖驶往江苏方向。当船舶渐渐驶进芜湖东汇港务配送区域时,装载

    0 2025-04-25 06:14:00

  5. 洛阳文旅确认白马寺内为狄仁杰墓

    大皖新闻讯 日前,有网民发帖称,位于河南洛阳白马寺景区内的狄仁杰墓最近挂上了公示牌。此前,该墓主人到底是狄仁杰还是武则天男宠薛怀义一直有争议,如今挂牌是否意味着尘埃落定,有了确定结果?此事引人关注。对此,4月22日,当地相关部门回应称,已确认就是狄仁杰墓。网民发帖称,白马寺狄仁杰墓已挂牌。有争议的狄

    0 2025-04-23 10: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