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乌或将不设限?德国欲供乌“金牛座”导弹遭俄方警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07:41:00    

德国“金牛座”巡航导弹射程可达500千米,且穿透力强,具备一定的隐身性能。德国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日前表示,他支持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针对这一表态,俄罗斯17日发出警告。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 扎哈罗娃:此举将被视为德国直接参与俄乌冲突,德国也将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默茨13日表示,德国计划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远程巡航导弹。



德国电视一台主持人:现在您要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吗?


德国联盟党总理候选人 默茨:我一直说会在与欧洲伙伴协商后这样做,欧洲国家已经向乌方提供了巡航导弹,比如英国和法国,美国也提供了导弹。这需要进行协调,如果进行了协调,那么德国也应该参与其中。


供乌“金牛座”导弹?德国政坛存分歧


此番表态在德国国内引发反对声。


△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资料图)


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14日表示,他对默茨的这一计划表示怀疑。皮斯托里乌斯称,“金牛座”巡航导弹的射程和精度远高于英法向乌克兰交付的“风暴之影”等导弹,彼此的情况存在巨大差异。德国选择党联邦发言人15日表示,默茨这一计划已经越过了红线,即德国正威胁要参战,德国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是朝着局势升级迈出的一步,可能会将德国拖入一场无法控制的重大冲突。


此前,乌克兰和部分德国政客一再要求德国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但德国政府始终没有同意这一要求。


时任德国总理 朔尔茨:在我看来,“金牛座”是一种射程非常远的武器,考虑到不能失去对打击目标的控制,若不部署德国士兵,这种武器就无法使用。因此,我拒绝向乌提供“金牛座”。


是否向乌提供“金牛座”折射欧洲裂痕


有分析指出,德国国内就是否对向乌提供“金牛座”上的不同声音,是欧洲内部在援乌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的缩影,反映了欧洲内部对于解决俄乌冲突问题立场上和利益上的差异,也反映了欧洲在安全领域上难以达成共识的现实情况。


德欲提供“金牛座”或意味援乌将不设限


德国如果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导弹将会意味着什么?“金牛座”导弹加入战局,会对俄乌战场态势产生什么影响?


总台记者 魏东旭: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快速增长,此前已经提供了“豹2”坦克、“猎豹”自行高炮、“黄鼠狼”履带式步战车以及大量的弹药等。但是在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这个问题上,德国此前一直是持谨慎态度的。现在,默茨同意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这意味着后续德国在对乌克兰进行军事援助方面不会再有什么限制了。

“金牛座”将助力乌空军延伸火力打击距离


总台记者 魏东旭:“金牛座”配备有一台涡扇发动机,最大射程接近500公里,采用复合制导模式,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击穿六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是36米厚的土层。一旦从德国接收“金牛座”,乌克兰空军可能会改造它所拥有的苏24战斗轰炸机。这种飞机作为“金牛座”的发射平台,对乌军而言,使用“金牛座”能延伸它的火力打击距离,苏24也可以在更远、更安全的位置上发射导弹。


俄有手段和技术拦截“金牛座”



总台记者 魏东旭:“金牛座”的到来对于俄军来说确实是一个新麻烦,但防御和拦截的技术难度并没有增加。俄军的防空体系此前已经多次成功拦截英国制造的风暴之影巡航导弹,“金牛座”只是在射程和战斗部的威力方面优于风暴之影,突防能力两者相当。所以俄方也是有应对的手段和相关的技术。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
  1. 中国始终是外商投资的热土、高地与蓝海——欧企在华发展的确定性、机遇性与未来性

    国际问题观察员 班声当某些国家挥舞关税大棒,单方面挑起贸易争端,妄图以违背经济规律和时代潮流的保护主义阻断全球产业链时,中国始终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历史终将证明,筑墙者必将困守孤城,开路者方能联通天下。在贸易紧张局势持续扰乱产业链供应链、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背景下,部分在华欧企对于向美出口成本上升

    0 2025-04-30 11:28:00

  2. 财联社汽车早报4月28日

    工信部党组书记李乐成会见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4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李乐成在北京会见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双方就深化中德汽车产业合作进行了交流。李乐成表示,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助力德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开展了

    0 2025-04-28 08:36:00

  3. 全国首趟中欧班列物流金融服务专列开行

    4月24日,X8489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开往德国汉堡,标志着全国首趟中欧班列物流金融服务专列正式开行。中欧班列物流金融服务专列的开行将进一步降低外贸企业融资成本和社会物流成本,助力外贸经济增长。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0 2025-04-25 13:58:00

  4. 特朗普上任后美国科研人才外流加剧,欧洲和亚洲能否接住?

    随着美国政府大幅削减科研经费,数据显示美国科研人才正在将目光瞄向海外机会。《自然》杂志对全球科研人员求职平台自然职场(Nature Careers)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科研人员的海外职位申请数量同比增长32%,美国用户的海外职位浏览量同比增加35%。仅在3月,美国用户对海外职位浏览

    0 2025-04-23 19:48:00

  5. 泽连斯基称希望美方参与推动俄乌和平进程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4月22日的简报会上透露,在伦敦的乌克兰团队具有就全面或部分停火开展谈判的资质。将于4月23日在伦敦举行的谈判将以“欧洲+美国”的方式进行,其中欧洲方面包括法国、英国、德国和乌克兰的代表。泽连斯基表示,乌方已为即将开始的阶段做好准备,准备坐到任何形式的谈判桌前。他同时希望俄方也做

    0 2025-04-23 06: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