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地下迷宫” ,破解“洞穴救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15:25:00    

织金洞被誉为“中国溶洞之王”,黄果树瀑布的地下河暗流涌动,赤水丹霞溶洞群中暗藏瀑布…… 在贵州群山的褶皱间,隐藏着千姿百态的喀斯特溶洞。这些水流“雕琢”而成的“地下迷宫”,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贵州探险。更为隐蔽的是那些被当地村民称为“阴河洞”的盲洞,入口仅容一人通过,内部岔路错综复杂。而当地人赖以生存的资源也大多在山里,有不少村民在山里迷路。

“这里的山是活的。”令狐禹是贵州省遵义市消防救援支队红河北路特勤站三级消防士。他生在遵义市桐梓县楚米镇的一个山村,听着老辈人讲述大娄山、尧龙山的传说长大,也听过人们在溶洞中的惊险故事。

“最多的时候,我们一天能接到四五起群众被困的警情调派,有时刚处理完一起,另一起警情就来了。”令狐禹摸着腰间最值得信任的“ 老战友”救援绳说。今年28岁的他,已经成了队里的“洞穴救援专家”。

织金洞的钟乳石群看似晶莹剔透,实则暗藏地质断裂带;赤水丹霞的地下暗河表面平静,却可能因暴雨瞬间形成湍急的水墙......针对辖区复杂的地形地貌,令狐禹与队友对绳索科目操法进行创新。遵义市消防救援支队也会邀请探洞专家来队授课。

清晨的汇川区消防救援大队营区内,晨雾还未散尽,令狐禹已经绑好安全背心,开始进行第30次绳索攀爬训练。25公斤的装备在他的腰间晃动着,训练塔上留下一道道新的摩擦痕迹。“这是经过科学计算的。”他一边说,一边调整下降器,锁扣操作精确到毫米。

在训练场模拟不同洞穴类型,开展狭小空间救援训练时,令狐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类数据。比如,不同岩层锚点承重力参数、应急照明设备续航的时长等。

在野外,令狐禹和队友下降到近50米的深度进入溶洞,用激光测距仪绘制三维地图。到了冬天,在零下3摄氏度的寒洞里,他们经常一待就是一整天。洞穴内的寒风吹过脸庞时的刺痛、手脚冻僵时的麻木感,都成了令狐禹突破极限的动力。“当真正面对被困群众时,这些训练都会变成救命的技能。”令狐禹说。

2024年11月25日,遵义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汇川区高坪街道仁江村一群众坠落深坑,急需救援。作为队里的洞穴救援骨干,令狐禹接到通知随车出动。据介绍,男子被困的深坑上窄下宽,最窄处仅1米左右,深约20米。令狐禹和队友询问现场知情人得知,被困男子意识模糊,无法正常交流,左腿大腿骨折,无法自主移动。考虑到被困群众从这么高的地方跌落,已经意识模糊,令狐禹没有任何犹豫,主动请缨:“让我上!”在完全黑暗的环境里,靠着头灯发出的微弱光线,他穿戴好防护装备 ,慢慢深入深坑,一点点清除沿途的尖锐碎石,防止吊升被困群众时发生意外。每前进几米,他都要停下来确认支点稳固度。强忍着腰部的不适和疼痛,令狐禹终于将救援担架引导至被困群众处,与队友默契配合,救出被困群众。救援结束后收整器材时,令狐禹才发现,由于长时间的悬吊,他的腰部已经出现了勒痕,腰带扣因为变形无法正常扣上。“当时我就想赶紧救人,没有任何其他想法!”令狐禹说,当时已经来不及害怕了。由于洞穴救援的地点往往位于深山老林中 ,基本没有通信信号,一到警情较多的季节,令狐禹和队友经常处于“失联状态”。“担心肯定是担心的,有时一天都联系不上,生怕他出现意外。但这样的情况多了,我也慢慢习惯了,理解了这是他的责任所在。既然没有办法帮助他,我就默默地支持他,不让他为家里的事分心。”采访中,令狐禹的妻子这样说。

2021年5月12日下午,刚与队友们开展完辖区“六熟悉”工作,正在归队途中的令狐禹接到通知:一村民上山采药时,由于下雨导致土质松软湿滑,掉入一处未开发的天然溶洞。来不及多想,令狐禹与队友们驾驶消防车立即掉头赶赴现场。“他意识清晰,但腿受伤了,洞穴又湿又滑,根本没有着力点,我们不专业,不敢轻易拉他。”周围群众看到消防员来了,着急地说。随后,令狐禹与队友在洞穴周围观察了一圈,与被困群众呼喊沟通后发现,村民被困的地方离洞口并不远,有十多米。然而,洞口周围由于连续下雨,已经出现类似滑坡的地质迹象,不能很好地搭建救援设施。更惊险的是,洞穴内有一条暗河。受连日降雨影响,水位正在不断上涨,如果不能迅速将村民营救出来,他可能会被湍急的河水冲走。容不得一丝犹豫,令狐禹立即向指挥员建议:“既然无法搭建救援三脚架,那么就采用土办法。”指挥员明白了他的想法——在外围设置一个固定安全点,用两股动力绳设置为主绳,依靠周围群众的力量,将村民强行拉上来。但这种方式只能下去一名消防员,没人配合,没人协助,能不能确保村民上升过程中的安全呢?“我有这个信心!”令狐禹看出了指挥员的顾虑。他随后说道:“雨势一直没有减小,暗河水位持续上涨,再不开展营救就怕来不及了。”最终,指挥员下定决心采纳令狐禹的建议,并同意让令狐禹下洞救援。一切就绪后,令狐禹在绳索的牵引下孤身进入洞穴,一点一点地下降,通过不断大声呼喊与村民呼应的方式确定方位。“找到你了。”在一处不足2平方米的平台上,令狐禹看到了蜷缩在岩石上的村民。该村民的衣服已经被打湿,加之洞内温度低,他不停颤抖。“他有失温的迹象。”判断出村民的情况比想象中严重得多,令狐禹顾不得自身已消耗大量体力,立即将村民固定在救援担架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河水已经蔓延到他们的周围。“只有一次机会。”将村民固定好后,他立即示意队友吊升。为了避免吊升过程中担架的晃动给村民造成二次伤害,令狐禹死死抓住主绳,用自己的身体将担架紧紧固定住。每当判断可能会发生碰撞时,他都会有意地将自己的身体转向岩石的一侧。最终,在队友和周围群众的协助下,两人被成功吊升出洞。队友们发现,令狐禹的背上到处都是岩石撞击的痕迹,甚至由于颈部没有完全防护住还有一些划痕。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小意思。”

“每次从洞里出来,看到家属、群众感激的目光,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令狐禹说。

陈鑫

编辑 蔡义桂

二审 凌洁

三审 陈乾熙

相关文章
  1. 【身边的感动】把电影“放”到群众的心坎上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洪玉杰夜幕降临,许正东驾驶着父亲许国强生前留下的放映车,没有了先前投影的幕布、铜线盘线圈和两台大音响,下发的数字智能放映机科技感十足,这让许正东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从记事起,许正东跟着父亲许国强和母亲马玉梅已经记不清放映了多少场电影。从黑白胶片到数字银幕,从徒步背设备到专业放

    0 2025-08-13 09:36:00

  2. 200名中小学生参与!遵义市图书馆很热闹

    这个暑假,不少中小学生在遵义市图书馆里“玩”,他们参加的是“悦享假期·书香为伴”2025年避暑季阅读体验活动。近日,以文化浸润心灵,助力中小学生在假期实现知识积累与精神成长的活动,在一片称赞声中圆满结束。据了解,此次活动为期4天,有近200名中小学生参与。记者了解到,每日的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深受青少

    0 2025-08-12 20:00:00

  3. 疏通“小堵点” 畅通“大民生”——七里河区以民生小事托举百姓稳稳幸福

    清晨,焕然一新的早市里人流穿梭却井然有序,叫卖声此起彼伏;雨后,曾经的低洼易涝点积水迅速消退,道路畅通无阻;街巷中,困扰居民的堵塞管道恢复畅通;头顶疯长的树枝被专业修剪,安全隐患悄然消除……这些悄然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变化,是七里河区以“小切口”聚焦“大民生”,把为民办实事落到群众心坎上的扎实行动。积水

    0 2025-08-08 16:33:00

  4. 因潜水捞鱼被困水下溶洞5天5夜,男子发声:获救前分不清白天黑夜,靠喝水维生

    近日,湘西永顺县王先生因潜水捞鱼被困水下溶洞五天五夜,经多方援助后奇迹生还。7月24日下午,他刚露出河面,就激动地握着拳头,挥舞手臂,岸上传来一阵欢呼。据潇湘晨报,王先生于7月20日凌晨3时许失联,其下水时携带氧气瓶,此后当地县城警方、救援队持续搜寻,并联系了广西百色特警协助搜救。经过2个多小时的搜

    0 2025-07-28 11:15:00

  5. 柳林堡上村:“积分银行”激发乡村活力 小积分兑出大文明

    【现场导语:观众朋友们,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穆村镇堡上村的积分超市,在我身后,参加活动的村民们面带笑容,正有序地前来兑换心仪的物品,现场气氛热烈非凡。那么,这个独特的积分超市究竟是如何巧妙运作的呢?它又是怎样以小积分兑出大文明,从而激发起整个村子的蓬勃活力呢?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同期声:老

    0 2025-07-27 0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