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渭源】从“一粒种子”到“一个产业”——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会川试验站团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08:22:00    

在甘肃,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以六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一粒小小的马铃薯种子,发展成了一个惠及万千农户的大产业。5月16日,2024年度“工行杯”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揭晓,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会川试验站团队获“感动甘肃·陇人骄子”荣誉称号。

这支扎根陇原大地60年的科研团队,以“一粒种子”为起点,培育出50余个马铃薯新品种,带动甘肃马铃薯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书写了从“救命薯”到“振兴薯”的篇章。



育种之路:六十载坚守与突破

“1965年,在渭源县会川镇会川良种场,建立了西北地区第一个马铃薯专业试验站——会川试验站。那时候,只有几间漏风的土坯房,整个团队加起来不过寥寥数人,常用设备是‘一把尺子一杆秤’。”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专家、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研究员,在试验站工作了40个年头的文国宏回忆。

在这样的环境下,怀揣着“一定要让中国马铃薯种子站起来”的坚定信念,团队踏上了漫长的育种之路。



在最初的38年里,试验站主要专注于马铃薯遗传育种学科研究,一心扑在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上。从1997年开始,随着“甘肃省贫困地区马铃薯优质种薯脱毒快繁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试验站增设了马铃薯繁种技术学科,2006年马铃薯研究所成立后又增加栽培技术学科,形成了遗传育种、繁种技术和栽培技术三个学科协同发展的科研格局。

在高淀粉和抗晚疫病育种领域,会川试验站育成的多个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远超国内标准。

1994年育成的陇薯3号淀粉含量达20.09%-24.25%,是国内第一个淀粉含量超过20%的马铃薯品种,在西北地区年最大推广面积达320余万亩,占西北马铃薯面积的17%;2010年育成的陇薯8号淀粉含量高达22.91%-27.34%,是国内育成马铃薯品种中淀粉含量最高的品种。在抗晚疫病方面,陇薯7、10、12、14、22号等品种凭借特效抗病基因,具有持久的高抗晚疫病特性,处于国内领先行列。

60年来,一批又一批科研人员接续奋斗,从最初的引种和杂交育种尝试,到如今在高淀粉和抗晚疫病育种领域取得领先成果,这背后是几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和默默付出。

作为村里第一位女博士,试验站成员贾小霞放弃高薪,返乡选择投身农业,扎根试验站。

“别人脸上擦的是粉底,我们脸上糊的是试验田的土。”贾小霞笑着说。

在试验站工作近20年的副所长李建武研究员感慨道:“地里的马铃薯就像我的‘心头宝’,每一个品种、每一颗种子都倾注了我们的心血。为了培育出更好的薯苗,大家常常没日没夜地进行薯苗的培育实验。”正是凭借着这种对科研的执着和热爱,会川试验站团队培育出了更多优质的马铃薯品种,为国家粮食安全筑牢根基。

产业蝶变:从“救命薯”到“振兴薯”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近年来,试验站积极探索创新,创建了“试验站+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育繁推一体化的成果转化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年均销售脱毒种薯3500吨,销售额突破一千万元,成功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了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的产业化开发,唱响了“陇薯”品牌,为“甘味出陇”“甘味出海”增光添彩,让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一步推动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育成的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西北及四川、云南等地大面积推广种植,年种植面积600万亩以上。李建武介绍,陇薯3、5、6、7、10号5个品种近十年累计增产120万吨,累计增加产值24亿元,陇薯7号、10号连续多年入围全国十大主栽品种。这些优质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深受农民和市场的青睐。



除了品种推广和种薯繁育,试验站还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多年来举办培训班1020余期,培训农民12万余人次,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从追求高产到提升营养,我们的科研方向在与时俱进。开办田间课堂、编写通俗手册,就是想把实验室里的技术变成农民手里的致富经。只有让新技术扎根土地,科研才有真正的生命力。”试验站站长张荣说。

从手写记录到智能监测,从几间土房到现代化试验田,会川试验站一步步扛起了西北马铃薯科研的大旗,改变了千万农户的生活,也让中国马铃薯在世界上有了响亮的名号。

从“一粒种子”到“一个产业”,会川试验站几代育种人扎根渭水之源,潜心耕耘一个甲子,书写了一段传奇,诠释和展现了俯首农桑的为民情怀、赓续传承的坚守意志和探精求微的创新精神、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文国宏表示,未来,试验站将继续深耕马铃薯科研领域,坚持品种选育、栽培技术集成、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一体发展布局,持续提升试验站整体创新效能,为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受访者供图)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文章
  1. 2025大连时装周普兰店时尚之夜启幕

    面辅料新材料对接会原创设计选品会服装电商和跨境沙龙等活动轮番上阵联动设计、选品、材料销售、政策等关键要素为本地服装企业与产业链企业设计机构、电商团队搭建互联互通的桥梁全面推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提质升级7月2日晚,2025大连时装周普兰店时尚之夜在POP设界·普兰店时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拉开帷幕。活动现

    0 2025-07-04 00:05:00

  2. 挺进“新材料+低空经济”千亿级新蓝海,烟台这样卡位

    在烟台黄渤海新区的创新版图上,一场产业变革正悄然推进。芳纶纸薄如蝉翼,却能承受高压电流的冲击;大型无人机振翅腾空,托起吨级货物直上云霄。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正在这里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当新材料为飞行器插上轻量化的翅膀,低空经济又为材料创新打开广阔的应用场景。新材料与低空经济两大前沿领域的交汇

    0 2025-07-03 11:04:00

  3. 深兰携手:菜香飘岭南 药研沃陇原

    Transparency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菜农们将一筐筐娃娃菜、西蓝花搬上冷链车,它们将在48小时内抵达2300公里外的深圳海吉星农批市场。与此同时,5公里外的兰州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实验室内,深圳技术团队与兰州科研人员正调试着全球热门糖尿病药物司美格鲁肽的生产参

    0 2025-06-28 12:46:00

  4. “巨无霸”引擎下,中部AI产业正在加速落地丨地方国企向新行②

    编者按: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河南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坚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河南经济的“必答卷”。地方国企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2025年5月始,大河财立方对河南省内地方国企开展调研活动,遴选地方国企深度参与的重点产业项目或技术突破

    0 2025-06-28 09:37:00

  5. 仁和药业与西部证券战略合作 产融联合助力健康事业蓬勃发展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5月21日,仁和药业正式宣布与国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商西部证券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此举标志着两大行业巨头将在资本与产业领域展开深度协同,共同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为双方战略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深度协同 构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根据协议,仁和药业与西部证券将充分发挥

    0 2025-06-26 10:08:00